柴窑烧制有多难?听著名把桩师傅解密“千年窑火”!


作为景德镇陶瓷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构成,作为古法制瓷的代表,“柴窑”,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手工瓷人智慧和汗水的结晶,更是这座城市文脉延续的灵魂,其内在蕴含的工艺技能和人文情感常常令包括制瓷人在内的多方人士迷恋不已!

柴窑烧瓷,是在用窑砖搭建的窑炉内,用木材作燃料(以松木为佳),将瓷坯经1300度高温烧成,成为精美的瓷器,因此,瓷器常被称为“泥与火”的艺术。柴窑烧瓷有着许多的不确定性,对于瓷器的诞生,可谓“成也窑火,败也窑火”。

烧窑是个特殊工种,既要有丰富的经验,把握好窑内的温度变化和气氛,还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搬动匣钵。如果是窑建得不好,或是窑烧得不好,烧塌半边窑内匣钵是常有的事,经济损失动辄数十万元。

在柴窑烧制过程中,有一位关键性人物,那就是把桩师傅。民间曾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十年可以培养一个大学生,却很难培养一个好的把桩师傅。”


最后一位“把桩师傅”

本来把桩师傅数量就少,而现代制瓷工艺的进步,更是让这个工种越发金贵。现年85岁高龄的胡家旺,就是一位把桩师傅。由于年事已高,却仍旧未离开柴窑搭建和烧制工作,业内人士都把他当作瓷业界的"宝贝”级人物,甚至被称为最后一位“把桩师傅”。


胡家旺曾经在景德镇第一家成立的国有瓷厂——建国瓷厂当把桩师傅,在延续清三代血统的罗汉肚柴窑里烧制了一大批精美绝伦的精品瓷。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建国瓷厂改制,胡家旺却并有丢下他热爱的工作。他主持设计并建造了包括古窑、玉岭山庄、望龙柴窑等在内的十余座柴窑。景德镇现存的柴窑,大部分出自胡家旺之手。(林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