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云陶瓷绘画作品展今起罗湖展出70多件精品

在火与土的淬炼下,瓷板上幻变出一幅幅气象万千、独一无二的“大美成景”。今日下午15:30,由深圳报业集团、深圳美术馆和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大美成景——程云陶瓷绘画作品展”将在深圳美术馆开幕,展期至8月9日。

此次个展,程云带来了新近创作的53件瓷板画和20件中国画,前者涵盖了青花瓷、颜色釉、釉上彩多种景德镇工艺技法,两大门类共涉猎人物、花鸟、山水等丰富题材,展现了作者极为全面的创作手法以及在现代语境下对陶瓷绘画艺术的传承与探索。在开展前,记者专访了这位来自景德镇陶瓷艺术名家

高温颜色釉作品尤受瞩目

“‘大美成景’的含义在于,此次展出的不论是瓷板画还是中国画,都表现了一派人与自然、与时代相融合的大美之境,以及中华民族昂扬向上、自强不息的精神源流。‘景’也是指我的家乡景德镇。作为千年瓷都,这里的窑火生生不息,精美的瓷器也承载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大美精神。”程云这样解读展览的名称。

程云,1957年生于景德镇陶瓷美术世家,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美术系,现系景德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高级工艺美术师,曾获“德艺双馨”全国金奖艺术家陶瓷美学家荣誉称号和杰出艺术贡献奖。由他创作的大型屏风瓷板画《平遥春秋》和《无梦到徽州》入选上海大世界“吉尼斯”之最。

程云说,陶瓷艺术是作为科学与艺术的结晶,现代陶瓷艺术在现代科技的发展中产生了新的转化,最为直接的变化就是传统单色釉转向现代绚丽多彩的色釉瓷画。这从展览中的多件高温颜色釉作品中可见一斑:《灿烂秋光》似山又似水,色彩绚丽、气韵生动,充满想象空间;《荷塘秋韵》中,满目的残荷与船上人的怡然相得益彰;《圣山之歌》则是程云三次深入西藏采风的作品……展品中既有取材自日常生活中的小情趣,又有气象万千的大美之景,不论山水、人物、花鸟,都体现了作者纯熟的技艺和丰沛的激情。丰富多样的工艺技法和题材,令人几乎难以想象这是出自一人之手。

程云介绍,传统陶瓷是用松材烧制的,松材的温度1300度已达极限,而且烧制过程中火力很难掌控,所以在传统陶瓷中的颜色釉都是单色的,如美人醉、霁红、郎窑红。但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窑材和原料的变化让颜色釉可以产生丰富多彩的复色。

“现在我们采用梭式窑,这和景德镇以前的柴窑、隧道窑不一样,对窑火的把控能力强了,烧成温度高了。同时,现在的配方和原料也不一样了,就产生了各种奇幻的色彩,这在古代是无法想象的。”

既是非遗传人又从事理论研究

程云出身于陶瓷艺术名家,他的祖父程大有因开创人物刷花瓷画名享海内外,人称“刷花大王”。“刷花工艺始于清末,是受西方传入的搪瓷喷洒画的启发,结合中国民间丝网印刷工艺并融合民间剪纸艺术而发明的,但以前只用在花鸟上。祖父开创了薄刷法的表现技巧,并采用了釉上人物刷花瓷的技艺,他的薄彩人物刷花堪称一绝。我的父亲程斌也继承了祖父的技艺,是刷花牡丹瓷画名家。”

受父辈影响,程云从小喜欢绘画和陶瓷,并在高校美术系深造。如今的他既是从事陶瓷美术创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又致力于理论研究与教学30多年,被称为“学者型艺术家”。程云说,到了自己这一代,由于烧成技术和原料的不断创新运用以及东西方创作观念的融会贯通,给了他极其广阔的创作视野。比如他的文人画体现出对人与自然“天人合一”境界的向往,而多幅瓷板画作品中又印证西方油画艺术对程云创作潜移默化的影响:比如《芳林欢歌》吸取了巴比松画派代表画家柯罗的创作灵感,郁郁葱葱的树林中,几位美女在竹林中嬉戏,宛若梦幻般的色彩和画面表达作者对当代美好生活的歌颂。《秋之歌》中,横竖交织的线条音乐感十足,诉说着生命的韵律。程云还进行着极为前沿的艺术探索,比如《窗外西湖》,西方的方格窗户和写实的西湖景观统一在同一个画面中,虚中有实,意境极为独特。

陶瓷被称为火与土的艺术,经历上百次的失败才能诞生一件好的作品,因不可复制而难能可贵。”程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