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英:坚守自我大美诗意

凡有成就的陶艺家都是在师法自然、师法传统和锤炼自我性灵中逐渐形成个人风格的。江西省陶瓷艺术大师刘志英就是这样的一位女性陶艺家。她注重师法自然、师法传统,在与自然和传统的对话中塑造、完善自我。她创作的粉彩陶瓷作品具有素雅、清和的气韵和蓬勃、鲜活的生机。给人以清爽娴静、幽雅舒适之感。这既得益于她的品格,又得益于她师法传统、“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后天努力。

刘志英是土生土长的景德镇人,生活在这样一个处处洋溢着瓷韵的城市,她自小就迷上了陶瓷,爱上了绘画。年少的她在初中升学考试时,放弃了进入景德镇市二中的学习机会,报考了第六中学。她的大胆举动让她的老师和父母异常吃惊与恼怒。“我那时成绩很好,本来父母和老师都希望我进入二中后考上名牌大学。但我也不知道自己当初哪里来的那么大的勇气,竟然背着父母报了职高。好在我的父母都很开明,尊重了我的选择。”在刘志英的工作室,清秀娇小的她慢言轻语地诉说往事。

三年的美术学习,让刘志英打下了扎实的绘画基础。高三那年,恰遇职业高中教育改革,职高生可以报考大学。

这意外的政策带来的惊喜让刘志英的艺术人生更加厚重。她被景德镇高等专科学院美术系录取,师从黄卖久、陆涛等名师,这为她实现用画笔歌颂生活、唱响美好的理想插上了翅膀。在这些名师的指点下,她既注重师法自然,从生活中吸取营养。又注重师法传统,深入学习花鸟动物画法,并用这两方面的努力来增强自己的艺术感受力。

大学毕业后,刘志英既没有选择报考公务员也没有想过去其他单位工作,而是坚定选择了从事陶瓷创作这条路。

“因为喜欢,所以我选择了陶瓷。我最初从事陶瓷创作的时候,陶瓷市场还没有形成气候。只有仿古瓷市场很好。我也画了一段时间的仿古瓷,一方面是为了生活,一方面是画仿古瓷需要扎实的绘画功底,我觉得可以通过画仿古瓷提高自己的水平。”之后刘志英被精艺斋聘为画师,在那工作了一年。“这一年对我帮助很大,当时精艺斋有很多优秀的老师,他们对我的帮助很大,正是在他们的建议下,我于2007年开工作室、走上独自创作这条路。”回首往事,刘志英不断地说自己是幸运的,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

都说创业难,个人创作虽然不难,但要形成自己的独特语境和风格亦非易事。尤其是在2007年陶瓷火热之际,陶瓷市场百花齐放,一派繁荣。在资本追逐的市场上,人,最容易迷失自己。作为女性艺术家,刘志英以天赋的敏感本能难得地执着“守真”;后天阅历修养的累积,又令她日渐摒弃人性“伪饰”的矫揉造作,抛却红尘浊见与心机得以“见真”:端赖天真的“稚子之眼”去发见一草一木的拙朴与静默,一禽一鸟的灵性与逍遥……立于大千世界的种种生命形态与精神的傲然“大美”,被她以安和超然的心态,来转述对其的受纳与颖悟———虽淡泊无痕,却自有神妙所在。

刘志英以素雅清丽之作浅吟低诵,为我们呈现了一片诗意的天空。

赏刘志英的《松间小趣》,三只神态各异的松鼠两只立于松树上,一只站在石头上,一颗松子从树上落下,树上的一只松鼠双腿直立,两只手捧着一个松子,它身旁的一只松鼠则置身事外,只管趴在那往树下看。站在石头上的松鼠则看着松子往下坠落的方向,似乎在呼唤那只淘气的小松鼠快快来抓住掉下的松子。整个作品画面意趣盎然。再加上以淡色勾勒的石头、松针,以流畅的线条画出的松枝,一派清和儒雅的画趣从陶瓷上溢出,令人陶醉。

刘志英的作品还有一种静雅之美。

这既是她不慕虚荣、不求名利的人格的写照,也是其笔墨精神的一种高雅追求。在《荷塘凝香》中,荷叶舒展,荷花、莲蓬傲然独立。在夏日熏风、花香鸟语中,一对小鸟似在温情脉脉地倾心交流着各自的感受。那静雅秀美的气息、清和流畅的笔情墨韵,让人感受到生命的美好,也让人体悟到艺术家对大自然的热爱。

刘志英这些年来在陶瓷艺术之路上,默默然耕耘,欣欣然收获。坚守自我,不为外界所惑。在根植传统中亦求新变革。近年来刘志英在创作中将现代装饰融入到传统粉彩创作中,以期望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要求。笔墨当随时代,这将是刘志英现在、未来创作的主导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