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珠山八友”之张志汤

瓷上山水,民国时期绘者芸芸,而最杰出者有三——张志汤、汪野亭、何许人。这三位惊才绝艳,各有千秋,尤以张志汤的画风直追清初“四王”,笔法工细,颇具王的韵味。

张志汤出生于景色优美的江西婺源,或是风物熏冶,其粉彩山水唯美清丽,不同寻常。然而他并无家学渊源,幼年时只在“红店”(即釉上彩绘的作坊)学徒,机缘巧合下得贵人相助,自学成才,终成一代大家。

如今在瓷器收藏界,民国时期“珠山八友”的作品被炒得很热,然而张志汤是否也名列其中呢?这值得我们深入研究一番。

千里马巧遇伯乐

张志汤的瓷画艺术,与一位叫做袁秋舫的名士有莫大关系。他是民国时期的大官僚、大藏家,也是出了名的彩瓷爱好者。某次偶然的机会,袁氏见到了张志汤的一幅瓷画作品,固是他眼光极高,也为之叹赏、爱不释手,因而有意提携和帮助当时还在景德镇“余立卿红店”做学徒的张志汤,来到了南昌学习。

张志汤既被聘至南昌,有机会接触到很多宋、元山水画精致的珂罗版印刷品以及清代“四王”的真迹。他自然十分珍惜这样的机会,苦心临习,技艺大进,尤其对“四王”之一、著名宫廷画家王的山水作品有着极为深刻的理解。

有人说:张志汤是一匹千里马,袁秋舫则是善识良驹的伯乐。由婺源走向南昌,张志汤就此打开了眼界,前辈名家的笔墨又丰沛了他的内心,为他的瓷画续上了几分文人的儒雅气息。这样一桩艺界的幸事与佳话,应当感谢袁氏的慧眼。

张志汤为珠山八友之一

张志汤的瓷上山水成就惊人,为一时代领军人物。但他究竟是否为“珠山八友”之一,学界众说不一,藏者也有分歧。

现在讲“珠山八友”,源于当时王琦、王大凡组织、召集的“月圆会”,旨在切磋画艺、协调瓷画内容、共同完成数量众多、要求极高的瓷画订单,应该说只是一个相对松散的组织,或者说是一个画家群体。景德镇地方不大,优秀的瓷画家也彼此熟悉,既为同侪,又志趣相投,常有联系与合作。“月圆会”的活动前后持续多年,画家的数量有所变化也十分正常,所谓“八友”,只是个概数,前后参与“月圆会”的瓷画家应该有十几位之多。张志汤一直与“月圆会”维持着较紧密的合作,四十年代更是几乎参与了“月圆会”的所有活动。应该说,将他列作“珠山八友”这个杰出瓷画家群体的一员,是没有疑问的。

如何鉴赏张志汤的作品

民国瓷上山水三大家中,汪野亭以小写意的青绿见长,何许人以雪景见长,张志汤则被认为最富文人气息。可能也正因此,“红店”出身的张志汤后来还成了新中国陶瓷学院的第一代教授,笔墨胸怀,育人无数。上世纪六十年代更被评为全国劳模。

张志汤传统功力深厚,宋元之基础,“四王”之画风,都能在他的作品里觅得痕迹,王的画风和技法更是被全面地理解、吸收。中晚年以后,他又受了西洋宫廷画家郎世宁绘画的影响。郎世宁以画马、狗见长,灵活细腻,而张氏所作之动物,也是形象逼真、姿态生动,为他的清丽山水平添了浓郁的生活气息。

这位才气横溢的瓷画大家是在文革早期离世的。他的作品传世不太多,几乎每一件都是精品,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