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立会:醉情青花的陶瓷艺术人生

  人的一生像一幅水墨山水画,有浓淡、深浅、远近、高低、起伏、明暗等,种种色调与伏笔,透过色彩浓淡深浅和铺衬,才能显出山水画的意境。江立会陶瓷艺术生涯就像一幅水墨山水画,有时千山万水,有时万水千山,他的艺术人生轨迹还得追寻到他那童年时代。

  出生陶瓷世家

  陶瓷艺术是“火与土”的艺术,景德镇是一个千年瓷都,江立会的陶瓷家史也达100多年,其祖父清末民初来到景德镇创业,学习陶瓷技术,成家立业后,一家人苦行经营,成为景德镇“八大民窑”之一,陶瓷产销到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其父继承祖业,使“江氏窑业”炉火盛旺,直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公私合营”融进了当时景德镇十大瓷厂之一的民生瓷厂,成为赞新中国的第一代陶瓷产业工人。

  儿时的梦

  他出生在这样一个充满陶瓷文化气息的世家,听着“火与土”的摇篮曲,经受时代“火与土”的人文养育,做着“火与土”的陶瓷艺术之美梦。从幼儿园启蒙老师的教育开始,绘画人生,天资聪慧和悟性的他,深得老师的喜爱,时常画出的画被老师拿出来作为小朋友的模仿的样板。读小学、中学美术功课颇受老师赏识,每个年级都是班级、年级、学校黑板报、宣传栏、墙报的美术主编,学校的这一“职务”,锻炼了他美术绘画方面的才能。参加工作后,由于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地工作,又有书法绘画方面的特长,使他很快得到领导的重用,调入单位宣传科工作,单位里的写写画画的事都由他主管。那时年轻力壮,精力旺盛,虽然工作比较辛苦,但他却很喜欢,毕竟这工作是他的所爱。得天独厚的工作条件,他不断从书本上、报刊杂志上吸取美术方面的素养。八十年代正是电视普及、电视剧兴起年代,好的港台电视连续剧不断播放,如《霍元甲》、《上海滩》、《射雕英雄传》等吸引人们的眼球,但他为追求心中的梦,将来成为“陶瓷艺术大师”,强行克制自己不去观看,而是常常“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自我加压学习基础理论知识到夜深人静,待来年考上大学,继续深造成大器。

  求学之路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从苦寒来,功夫不负有心人,八五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入大学,在大学期间,他如饥似渴地学习,象海棉一样大量吸取知识,在艺术的海洋中畅游,专业知识水平突飞猛进,为他今后艺术创作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不仅如此,他还积极参与各种美术实践活动,并在华东六省一市大学生美术书法比赛中获奖,其中国画作品《美丽的家乡》获得一等奖,书法作品毛泽东诗词《雪》获得二等奖。

  他从不满足自己所取得一点成绩,虚心好学,淡薄名利,潜心钻研,博采众长,是他的座佑铭,求学拜师学艺是他虚心好学的又一法宝。他的好学与转益多师使他在绘画上比别人得到更多的园丁栽培与浇灌,一有时间就带着疑难问题,向大学里的讲师、教授请教,毕业后又经常带着陶瓷绘画方面的问题向陶瓷名家求教,参加景德镇陶瓷美术讲习班,到陶瓷学院、陶瓷职大旁听,观看陶瓷艺术大师现场表演等等。无形之中,许多教授、陶瓷名家成了他一时之师、一事之师、一生之师。如胡献雅、王锡良、张松茂、秦锡麟、周国桢、陆如、熊钢如、张维增、王恩怀、俞军、胡光震等。

  探索之旅

  他还以大自然为师,为画好陶瓷山水画,每年都外出写生,走遍了神州大地的山山水水,踏遍了祖国的五岳三山,江河大川,他一上五台山,二登泰山,三到华山,四重井冈山,五观黄山,六去庐山,看黄果树,游三峡,览峨睸。丰富的写生经历已把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深印心底。他的山水画,来自自然而高于自然,在南方找不到,到北方觅不见,那是大江南北风景的结合另一重画境,他的画别开生面,潺潺清水石上流,银河瀑布天上来。由于经常外出采风写生,他的山水画题材非常丰富,他表现的祖国名山大川、山体绵亘,江河浩渺,可谓浑厚苍劲、气势磅礡,他表现的江南田园风光,雅逸灵秀,清新自然,构图疏密有致,景象千变万化,墨色浓淡相宜,富有深远意境。有人这样评价他的陶瓷作品“有泰山之雄伟,华山之险峻,衡山之烟云,庐山之瀑,雁荡山之巧石,峨睸山之秀丽”。

  醉情 追求 耕耘

  三十多年的陶瓷艺术创作生涯,不管是在什么岗位,他从未放弃自己对陶瓷艺术的探索与追求,陶瓷新彩、粉彩、青花……各种传统陶瓷装饰艺术他都如饥似渴地学,令这些技艺在自己的手下妙笔生花,在众多陶瓷装饰手法中,他对写意青花山水情有独钟爱得如痴如醉。所谓青花瓷,是运用天然、钴料在白泥上进行绘画装饰,再罩以透明釉,然后在1300℃高温下烧成,使色料充分渗透于坯釉之中,呈现青翠欲滴的蓝色花纹。因而,陶瓷艺人都以能展现青花技艺为幸事,为追求它的精典而如痴如醉,江立会认为青花不仅有着图案瑰丽、纹饰繁多的美,有着着色单纯、落笔素净的静,更因为她有着从中国水墨勾染皴擦的特殊晕染的雅,用这些元素来描会出一个个山川奇秀、荷塘月色、花草相亲、叶石相依的诗意世界美不胜收。正是如此,他通过多年来对青花瓷的耕耘,使他不断吸取其艺术精髓,并在生活中探索着美的意境,生活的感悟让他在陶瓷作品中隐现出对生活的激情及对人生的感知,使他的艺术更好地表现出高雅的情趣和创新的理念。他深知艺术的道路是漫长的,决非一朝一夕就能出成绩,因此,要耐得住寂寞,静得下心来,天天做同一件事是枯燥的,三十多年的创作经验告诉他,搞艺术的人首先要喜欢艺术,其次要勤奋,最主要的还是要有悟性,而悟性又离不开自身的阅历、知识与修养。因此,无任是星期天、节假日,对他而言,没有这个概念,一门心思搞绘画创作,他的痴迷可用鲁迅先生的一句话来描述“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他积极创办自己的陶瓷艺术工作室,创作出一件件陶瓷艺术精品,将自己心中的美好理想变为现实,他一步步登上艺术创作的新高,青花釉里红《雄鹰展翅》200件作品在全国工艺品、旅游纪念品交易会上获得银奖。粉彩瓷板画《山乡春来早》获得“海丝杯”美术陶瓷作品展金奖。粉彩《狮》由北京美术馆展出并收藏。

  各级新闻媒体纷纷报道其人艺术作品和创作经历,他写的论文,陶瓷作品分别被载入《景德镇陶瓷》、《陶瓷世界》、《陶瓷研究》、《陶瓷博览》、江西省《工艺美术大观》等。

  感恩时代 回馈社会

  随着岁月的流逝,江立会的陶瓷艺术精品也就这样一件件顺着岁月的河流蜿蜒而出,正是他用这种厚积薄发的姿态,将多年来累积的绘画功底转化为自己的艺术语言和鲜明的艺术风格。现已是江西省陶瓷工艺美术家、中国高级工艺美术师的他,还是那么谦虚、那么低调。他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能将自己对生活的体会与感悟通过其作品表达出来,又将陶瓷绘画艺术文化传承给更多的人,这是一位有社会责任感的艺术家。去年是政府号召开展为待业再就业人员“创业服务”活动年,他欣然接受了市陶瓷就业、创业孵化基的聘请,出任再就业、创业教育培训中心美术专业课教师,他利用业余时间,为全市待业再就业人员讲授陶瓷绘画知识,他毫无保留地把自己陶瓷绘画技艺传授给他们,从素描开始到绘画透视,构图及技法。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的教学模式,深刻仔细的讲解,深受学员们的欢迎,近百名学员通过他的授课与培训,纷纷找到了自己再就业的位置,迈上了自己的创业之路,不仅如此,他还积极为灾区人民捐款捐物,参与陶瓷艺术品慈善义卖活动。

  他常说:“我是瓷都人民的儿子,是老一辈制瓷人的后代,虽然自己年近六旬,但生命不息,绘画不止,我只有虚心学习,取长补短,不断地努力,一刻也不放松自己,才能聚沙成塔。我们这一代人,赶上了好时代,能为陶瓷艺术而歌,为陶瓷艺术而荣,为陶瓷艺术而献身,真是感到很幸福、很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