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元璋著名陶瓷艺术大家 古雅彩创始人

“瓷苑新艺,景德明珠”是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王光英为著名陶瓷艺术家、“古雅彩”创始人程元璋先生的题词。然而物存人去,程元璋先生于去年十一月永远放下了他挚爱的画笔,一颗为陶瓷艺术而跳动的心脏平静了。我与先生是于1997年秋天相识的,由相识到相知,成为忘年之交。我不仅仰慕他的艺术才华,更敬仰他的高尚品德,因此脑海中常有一种挥之不去的怀念与崇敬之情,于是在他逝世一周年之际便情不自禁地写此缅怀他的文章。

兼得天赋与勤奋,铸就深厚书画功力

任何艺术家的成长都必须具有天赋与勤奋两个要素。程元璋先生用自己的一生诠释着这个真理。程元璋先生1938年7月出生在一个家境殷实的商人家中,从七岁开始就受到良好的私塾教育,家里希望他学而优则仕,或是子承父业经商。读书之外,他就迷恋写字与绘画,为此没少受到父亲的责难,他对家中一本芥子园画谱爱不释手,心临手摹,无师自通,将画谱中的画临摹得惟妙惟肖,父亲看他确有一份天赋,认为人各有志,就默认他走自己的路。

人生的路总是曲折的,因种种原因,1954年程元璋高中未毕业,迫于生计去景德镇瓷厂打工谋生,然而造化弄人,在瓷厂打工看到陶艺人在陶瓷上绘画写字,又诱发了他绘画写字的兴趣,打工之余他利用自己的特长帮助工人写字绘画。他每天不顾打工的艰辛,坚持学习绘画和书法,技艺日益长进。

机会终于来临,1956年陶瓷学院向社会招生,这一消息对他来说是喜从天降,他报名参加了考试,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他被录取到陶瓷学院美术系学习,不知是命运的眷顾让他心想事成,还是上帝垂青陶瓷,让瓷苑增添了一名奇才,为古雅彩的诞生播下了一粒种子。

毕业后分配到景德镇轻工业部陶瓷科学研究所资料室工作,在资料室,看到那浩瀚的陶瓷绘画资料,犹如进入了陶瓷艺术的宝库,他被深深地吸引了。于是程元璋转变了想法,认为在资料室对学习知识、开拓视野、打牢理论基础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他在艺术的道路上探索跋涉攀登,不断迈向光辉的顶点。

1970年,挨了两年批斗的程元璋被安排到宇宙瓷厂进行劳动改造,从事拉大板车运送瓷器的苦力活,他作为劳改对象,被剥夺了从事陶瓷艺术的权利,但他没有怨天尤人,自甘堕落,心中对艺术的挚爱从未泯灭,对书画的练习和创作从未间断,只是时间、场合和形式不同。1976年,程元璋沉冤昭雪,厂领导把他安排在研究室工作,十年面壁,十年期待,他的艺术才华和创作热情喷薄而出,他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作品,创作题材丰富,包含山水、人物、花鸟,表现手法多样,青花、粉彩、颜色釉都画得得心应手。

执著理想与追求,开创古雅彩新艺

程元璋先生在陶瓷艺术上始终有“艺不惊人誓不休”的执著追求,他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创新。以吹尽黄沙始到金的精神在瓷苑上耕耘,终于让瓷苑绽放了一朵艳丽的奇葩——古雅彩,与粉彩、青花、玲珑、颜色釉并列为“五朵金花”。

面对陶瓷艺术传统的技法,他感到工艺装饰性强,而文化内涵不足,与中国文人画融合不够,如果能把古代中国画意境用陶瓷表达出来,那将使陶瓷艺术表现出更大的艺术审美魅力。他的这种想法源于他的国学功底和古典音乐的启发。他从小喜欢学习诗词歌赋,喜欢吹箫和拉二胡,经常边听古典音乐边背诗词,那种诗情画意浮现于脑海,激发了他的艺术灵感和把古画的风格搬到陶瓷上的创作欲望。

于是程元璋扑下身子,专心致志地创作。当别的艺术家利用改革开放带来的艺术春天,在创作作品,创造财富的时候,在利用各种机会评职称争荣誉的时候,程元璋却在闭关求新,他封闭自己,在忍受物质生活的贫困,在远离名利场上的诱惑,在承受失败的痛苦——为陶瓷艺术而奋斗。

执着、开拓、创新,程元璋先生换来了丰硕的成果,他的愿望终于实现了,一幅古代名画终于搬到陶瓷上了,面对成功他并没有因此而欣喜若狂,因为在创作过程中承受失败的痛苦已经太多了,心态已经平静了。面对新作品他和他的夫人认为作品具有古色、古香、古韵之美,便取名为“古雅彩”。

1994年5月9日——15日,程元璋开创的“古雅彩”陶瓷美术作品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展出的作品二十四件,有瓷板、瓷盘、瓷瓶,画面有山水、人物、花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王光英先后两次莅临展厅参观,并给予了高度评价,还兴致勃勃地捧着一块古雅彩人物画瓷盘与作者及其从事美术工作的两个女儿、展厅工作人员合影留念,并挥毫题写“古雅彩:瓷苑新艺,景德明珠”。

程元璋一鸣惊人,在享受着荣誉和鲜花的背后,也不知经受了多少不为人知的磨难,“古雅彩”是用心血和汗水,甚至是眼泪浇灌孕育的陶瓷艺术的奇葩,上帝是公平的,只有具有牺牲精神和执着理想追求的人才能享受成功的殊荣。

坚守淡泊与宁静,登上陶瓷艺术巅峰

“古雅彩”的发明不仅是对程元璋先生深厚的艺术功底的见证,更是对他淡泊名利的高尚思想境界的褒奖。他的天赋、勤奋、经历、修养等元素组成了程元璋符号——古雅彩,因此被人们称为“晚成居士”。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程元璋先生正是经历了生与死的磨难,感受了人情冷暖与世态炎凉的痛苦,才达到了淡泊名利的思想境界。因此,在人们看来,现在是一个很浮躁的时代,在眼前利益的发酵下催生了许多快餐文化,急功近利的艺术家比比皆是的现实中。而程元璋的心却处之若素,面对金钱、名誉表现了一个伟大艺术家应有的情怀。而对陶瓷艺术却始终保持着神圣和虔诚的敬畏,这就是他登上艺术巅峰的精神内核。

他对待名誉也是清淡如水。我曾经问他:您为什么不去参评“大师”呢?他说人家为名利奔波,我并不反对,但我不会把精力放在这个上面,如果艺术家完全被名誉、金钱腐蚀,不仅是艺术家的悲哀,也是艺术的悲哀。工艺美术大师作为一种荣誉是由评委评出的,真正的艺术大师是由历史和人民评出的。因此我没有把心放在评职称上,我的作品水准的高低,应该让历史来评价。他为人处世极为低调,正是这种淡泊名利的态度才使他少一份名利的扰扰,多了一份宁静的心境去从事艺术创作。程元璋始终坚守心灵的一片净土,他不乐于与官员打交道,沽名钓誉,也不乐于同商人打交道,炒作身价。程元璋的头上虽然没有大师的光环,但他作品的艺术魅力不会被职称的世俗尘埃所掩埋,是金子就会发光的。所有见到他的作品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美得令人陶醉。程元璋秉持的艺术理念是:一个好的艺术家,一件好的艺术品就要带给人美的享受,这是艺术的最高法则。他把它作为毕生的实践与追求的理想。他的一生历经沧桑,也光彩夺目。程元璋的“古雅彩”作品的艺术魅力和价值将与日俱增,他的名字将同“古雅彩”一起被人们永远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