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当代陶瓷艺术家运河瓷研讨会举行

今年6月8日是世界文化遗产日。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为深入挖掘中国大运河和古泗州文化内涵,展示中国陶瓷艺术魅力,由国家文保基金会、安徽泗县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上海儒海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承办的“‘研古瓷·忆运河·开新篇’暨当代陶瓷艺术家运河瓷研讨会”在江西景德镇举行。

活动当天,冯林华、周国桢、彭竞强、徐庆庚、熊钢如、曾维开、涂序生、王怀俊、李菊生、吕金泉等一批中国当代著名的陶瓷艺术家,展开了大运河与运河瓷系列大讨论。与会者纷纷表示运河和陶瓷作为祖国的两大文明,后人理应保护、传承、创新、发展下去。

在千年瓷都举办本次研讨会可谓意义非凡,陶瓷艺术家围绕大运河文化从艺术角度出发进行研讨、创作,以精湛的陶瓷艺术语言诠释蔚为壮观的大运河文明,深入挖掘大运河和古泗州文化内涵,展示运河文化和陶瓷艺术魅力,为大运河申遗营造了浓厚的、良好的氛围。安徽泗县表现出了尊重文化的自觉性和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并且,以面向全球的视野与信心发展一县之经济、文化。这与中国梦背景下的经济崛起、文化复兴相契合,实为新时期县域发展的一个新探索。让我们走近泗县,感受其深厚的运河文化及人文魅力。

安徽泗县,古称泗州。据《凤阳府志》云:“泗州南瞰淮水,北控汴流,地虽平旷,而冈垄盘结,山水朝拱,风气凝翠,形胜之区也。”这座有着3000多年历史的皖北水城是隋唐大运河的重要节点,是大运河南北运输的衔接点,更是中国古代南北文化的交汇点。由北而南过泗州,则是吴楚之地、烟雨江南;由南而北过泗州,则是沃土中原、北国风光。作为2014年大运河申遗项目,今年8月,中国大运河将迎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考察考核。隋唐大运河南宋之后逐渐废弃,目前只有泗县境内28公里的运河故道还保持着隋唐大运河的原始风貌,依然是隋堤烟柳、百姓生息、河流逶迤、村庄依依。泗州运河故道因其真实性、完整性和稀缺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考察评估的重点河道之一。

相传当年隋炀帝沿运河南游下扬州时,奢华之极。据《开河记》载:“龙舟既成,泛江沿淮而下,至大梁,又别加修饰,砌以七宝金玉之类。于是吴越民间女十五六岁五百人谓之殿脚女。至于龙舟御楫,即每船用彩缆十条,每条用殿脚女十人、嫩羊十口,令殿脚女与嫩羊相间而牵之。……时舳舻相继,连接千里,连绵不绝。锦帆过处,香闻百里。”唐末五代词人韦庄在《河传·何处》中亦有词为证:“何处?烟雨,隋堤春暮,柳色葱茏。画桡金缕,翠旗高飐香风,水光融。春娥殿脚春妆媚,轻云里,绰约司花妓。江都宫阙,清淮月映迷楼,古今愁。”

如果说隋时代的运河带给历史的记忆是封建帝王的奢华,那么,唐以后的运河则是中国政治统一,民族、文化、经济融合贯通的一条主渠道,直接孕育、推动了唐宋文化、艺术的兴盛和发展。古泗州在隋唐大运河中不是一个可以一闪而过的码头,而是一个经济动脉的枢纽,更是一个唐宋文化的舞台,诗词歌赋、工艺美术、戏曲宗教都曾在这里集聚、繁衍,留下了封建鼎盛时代的诸多印记。

伴随大运河申遗工作的推进,大运河故道发掘了仕女拉纤陶瓶、汉代绳纹筒瓦、板瓦、宋代帽骨簪、绿釉褐彩执壶、三彩兔座枕等一批具有较高考古价值的珍贵文物,随着这些尘封地下的古陶瓷一一面世,沉睡了千年的运河仿佛一夜之间穿越而来,抖掉历史的尘埃,迎接新的生命。在大运河考古发掘的大量文物中,人们找到了“仕女拉纤、纳黍行舟、泗滨浮磬”等许多运河民间传说及典故的历史物证。

由此,发掘运河瓷、保护运河瓷、研究运河瓷、创作发展新时代的运河瓷成了中国大运河申遗过程中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

正如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著名考古专家张忠培在泗县运河论坛发言时所说,保护文物的目的,不仅要传承传统文化,更要在传承中发展,在传承中创新。通过发展创新再创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新文化,才是保护文物、继承传统的最终追求。

江南初夏,绿意盎然。一场以“研古瓷、忆运河、开新篇”为主题的当代陶瓷艺术家运河瓷研讨会正在热烈进行。

研讨伊始,主办方国家文保基金会和泗县共同指出:泗州与景德镇在唐武德年间同期建制,这两个同时诞生的城市将运河文化和陶瓷文化脉脉传承。这次研讨会是一次运河文化和陶瓷文化的交融,是一次历史与当下的对话。景德镇是制瓷圣地,而泗州大运河用繁忙的漕运见证了中国各地名窑精品瓷器流通和出海的历史。

据史籍记载,“新平冶陶,始于汉,可见早在汉代就已开始生产陶瓷。宋景德元年(1004年),宫廷诏令此地烧制御瓷,底款皆署‘景德年制’,景德镇因此而得名。自元代开始至明清历代皇帝都派员到景德镇监制宫廷用瓷,设瓷局,置御窑,创造出无数陶瓷精品,尤以青花、粉彩、玲珑、颜色釉四大名瓷著称于世。”陶瓷景德镇与世界紧密相连。景德镇陶瓷艺术集大成者,正如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所说:“匠从八方来,器成天下走”。景德镇也是由于有着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发达的水运而在众多窑口中脱颖而出。田余庆在《运河访古》中提到的“海上‘丝绸之路’”:“唐宋……时期的丝绸工艺、陶瓷制造术、建筑术、造纸印刷术、指南针以及各种文化书籍向海外传播,对世界经济文化的发展是一个巨大的贡献。”

中国古陶瓷学会副会长、安徽省文物鉴定站研究员李广宁在研讨会上首先介绍了运河与陶瓷的文化之缘:泗县出土大量丰富多彩的各地各时代的瓷器,是大运河泗县段作为古代交通命脉的见证,也反映出唐宋时期泗县经济的繁荣与辉煌。景德镇及各窑口的瓷器通过大运河源源不断地运往全国各地,联通海上丝绸之路远销海外,造就了“中国”的英文单词“China”。

中国陶艺泰斗、著名陶瓷艺术家周国桢教授指出,大运河是流动的文脉,作为古代的“高速公路”,它的生命意义就在于流动和交换,当代人应当铭记这条运河。举办这次活动说明了主办方站得高望得远,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继承、创新和发展。

景德镇陶瓷学院党委书记、著名陶瓷艺术家冯林华认为:在中国梦背景下,经济崛起、文化复兴是当务之急。大运河承载着陶瓷文化,陶瓷文化体现着运河文明。尊重这段历史,挖掘这段历史,研究这段历史,是民族精神的体现,我们将弘扬历史,开创陶瓷文化的新纪元。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著名陶瓷艺术家熊钢如说,大运河是历史的河流,也是科学技术的河流。安徽泗县的隋唐大运河“活遗址”弥足珍贵,历史的温度让我们触手可及。泗县对于文化的尊重,给我们很大触动,我们将加强交流合作,努力促进运河文化与陶瓷文化的交融、发展。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著名陶瓷艺术家李菊生激动地说:“大运河见证了中国陶瓷史,陶瓷也见证了中国运河史。今天我作为陶瓷文化后继之人,与运河滋养长大的泗州儿女欢聚一堂,共同探讨陶瓷与运河文化,感慨万分。我们匆匆忙碌的人生与运河邂逅,不由得发出牵动灵魂的感叹。历史虽已远去,但遍布历史遗迹的大运河,永远不会离我们远去。”

景德镇陶瓷学院设计艺术学院书记、著名陶瓷艺术家吕金泉说:“水运是瓷器南北运输的主要方式,瓷器散落在河中并保存下来,是古代南北物资交流的有力佐证,大运河为南北文化的交流提供了便利,也成为中国陶瓷走向世界的主要渠道。”

彭竞强、徐庆庚、曾维开、涂序生、王怀俊等著名陶瓷艺术家发表了各自的观点。纪峰、武凤金、徐文强、赵中良、吴墨、余学凡、程子风等艺术家共同参加了本次会议。

泗县县委书记王娟在答谢发言时说:研讨会站在历史的高度,从陶瓷艺术的角度探讨大运河的文化魅力,并深入挖掘大运河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背景下的意义及其重要性。贯穿泗县全境的隋唐大运河,与散落其中的精美瓷器,共同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想象力,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作为文化的薪火传人,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保护、传承、创新、发扬运河文化、陶瓷文化,让它们共同开出绚烂的艺术之花。

又见炊烟升起,薄雾笼大地,一叶小舟,一张渔网,一段渔歌,描绘出运河人家傍水而居的幸福生活。自古以来,泗州百姓与古运河相依相生,对这条自隋唐以来汩汩不息的大运河充满感情。这种特有的运河文化深深植根于当地百姓中,有着很强的生命力,为激活文脉资源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毛佩琦在运河论坛上谈到,保护大运河这份文化遗产,就是保护运河贴近百姓,走进生活,服务大众的一种理念和文化。文化,是依附于物质的生活,有着自身发生发展的血脉,有血脉才能生存生长,而其血脉就在于当地百姓的生活之中。保护原有的文化血脉,让文物有机生长,让文物古迹和现代生活和谐共存。

泗县人民政府县长王法立说:泗州古运河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是大运河申遗项目,是隋唐大运河的活遗址,是历史馈赠给我们的一颗灿烂明珠。我们正努力充实运河城市文化底蕴,培育运河城市文化精神,发展运河城市文化生产力,秉承“运河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城市是运河文化的载体”的发展理念,在传承与发展中,建设一座当代的“运河名城”。

如今,运河故道的航运功能已然衰退,河面上没有了千帆竞发的情景,但是仍然发挥着行洪、灌溉的重要作用。泗州人一直珍视呵护着这段河道,很好地保存了许多闪亮的人文景观,如邓墩、鹿鸣山、永乐桥、虹灵沟、洋城湖、义井等,当年运河漕运繁盛时期的风采都不曾真正远去,运河仿佛是一位从远古走来的老人,沿路不断串联起千百年来的文化记忆和传统精神,泗州人不会忘记这条汇聚了运河文化、陶瓷文化及泗州文化的河流,不会忘记那曲折的岸线,荡漾的碧波,欣欣向荣的城市,古朴温馨的村落,曾经的繁华和今日的梦想。

品味遗存,触摸历史,人文脉远,运河水长,一幅磅礴的历史文化画卷正在泗州人浓墨重彩地描绘下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