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宝剑可卖好几万,一件青瓷要价几十万,这在龙泉已不是新鲜事了。近年来,龙泉剑瓷企业通过整理和挖掘古文化,提高剑瓷制作工艺,使龙泉剑瓷身价年年看涨。
最近,龙泉一把以青瓷做柄的镂钢宝剑在温州卖出了近10万元的高价,这在当地引起了不小的轰动。龙泉宝剑厂厂长张叶胜称,这把宝剑是他们多年潜心研究的结晶,它融青瓷宝剑文化于一体,传承了两大文化遗产的“血脉”。青瓷剑柄是用龙泉青瓷哥窑烧制而成,采用了失传已久的粉青釉施釉工艺,而剑身是采用“灌钢”的传统古法,经过千锤百炼出青瓷的纹路。
宝剑青瓷是龙泉享誉千年的两张“金名片”,自今年6月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后,当地政府与企业更加注重两大“文化遗产”的挖掘与保护了,一大批古窑遗址被恢复和修缮,一些企业更是高薪聘请民间工艺大师致力挖掘失传的工艺。
粉青釉和梅子釉是中国古代青釉艺术的巅峰之作,一直以来,粉青釉上色技艺失传已久。“失去粉青釉就是青瓷文化艺术的缺失。”省工艺美术大师、龙泉市振昌青瓷厂厂长徐定昌这样认为。几年来,徐定昌走遍青瓷烧制遗址,寻找青瓷碎片,经过无数次的原料配置和调制,终于成功破解了古代粉青釉烧制法。目前,这一方法已被广泛运用到青瓷制作中去,龙泉青瓷身价因此成倍上涨。
恢复和重现古代剑瓷文化,这在龙泉已成了企业的共识。在龙泉宝剑厂,古色古香的剑铺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每天来此观光的游客更是络绎不绝,一些游客亲眼目睹了龙泉宝剑的36道生产工序,纷纷抢着购买。据厂里的销售人员介绍,厂里恢复了古代铸剑模式后,日均销售额达到了2万元以上,比以前多了一倍多。如今,龙泉古窑作坊也成了旅游景点。在龙泉宝溪的曾记古窑坊,渐已消失的古代龙窑、水碓、淘车、印模等被重新搬回了厂区,每年来此参观的游客多达上万人次,其生产的仿古瓷器更是受游客青睐,借助旅游优势,使产品畅销世界各地。
目前,龙泉政府已制定了对宝剑青瓷的“文化遗产”保护计划,创建宝剑青瓷文化研究所与剑瓷文化传承中心,并已建立了一条以仿古青瓷宝剑生产工棚、剑瓷亭、欧冶子将军庙、青瓷宝剑园区、龙泉博物馆等景观组成的剑瓷文化旅游线,开辟青瓷、宝剑名优产品市场,进一步带动龙泉青瓷宝剑文化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