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陶瓷产业外移,各方的态度大致可归纳为三种:一是政府的态度:左右为难。陶瓷业在佛山既有厚重的历史积淀,更是财政税收的重要来源,走了,最直接的影响是财政收入减少了;但另一方面,该产业的高能耗与污染,又使政府对陶瓷创业的政策备受争议。第二种是企业的态度:坚持。企业解释说填埋并没外迁,只是生产基地外拓了,营销设计大脑依然留在佛山。第三种是行业观察人士的态度:抱怨。他们说,陶企外迁是不对的。陶瓷产业之于佛山,重要得就像海尔之于青岛、LG之于韩国一样,是支柱产业,怎么能让支柱产业外流呢?
陶瓷产业外移会影响佛山陶瓷区域品牌吗?会!负面影响在所难免、不容回避!理由很简单:对地方政府来说,大量陶企外迁肯定导致财政税收相应减少;对区域品牌而言,生产基地都分散外迁也必然导致原产地效应的削弱。"佛山陶瓷"区域品牌的价值到底有多大呢?众所周知,佛山陶瓷源远流长,20年间佛山建筑陶瓷在国内无谁匹敌,作为陶瓷产区的佛山也随之声名鹊起。在市场发育初期,这种"集团军"作战的方法能够把声势做到最大,依势取胜。但是,随着市场日渐成熟,问题就来了:"佛山陶瓷"的价值与现有产品和企业的知名度与美誉度密切相关,金舵、新中源等一批知名企业已领跑市场,但一批杂牌厂家生产的质次价廉瓷砖同样充斥其间,这就是"佛山制造"的现实。政府部门能以打假的名义强制杂牌厂关门,以维护"佛山陶瓷"的品牌含金量吗?
再者,所谓区域品牌,它的生命力一般只维持在相应行业的发育时期,而当行业洗牌基本完成后,就是企业品牌担当主角,此时区域品牌价值便要退居二线,甚至渐渐被人遗忘。到那时,终端消费者购买瓷砖,他只知道自己买的金舵、新中源和鹰牌瓷砖等,谁会管瓷砖的产地是佛山还是四川?
留美教授张有卓先生日前指出,随着市场经济不断成熟,品牌的地方概念会越来越弱。就如人人都有手机,大家都知道诺基亚品牌的手机,但是诺基亚是哪个国家的大家都不会深究。
得今日声势,佛山陶瓷之大幸。但在市场化浪潮中,佛山陶企在品牌建设、企业管理、技术研发、营销模式等方面仍旧非常稚气。期待如金舵、新中源和鹰牌等一流厂家做成青岛的海尔、韩国的LG,期待"佛山陶瓷"的品牌效应逐渐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