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滇人制瓷史瓷器曾出展英国

  一个被称为景德镇第二的古瓷窑遗址,一段经历过辉煌却又逐步衰落的滇人制瓷史……如今正以一种全新的面貌静静地守候在玉溪市区瓦窑村附近的钱瓜山下。昨日,记者从玉溪市红塔区文物管理所获悉,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玉溪古瓷窑遗址已经修缮完毕。古窑遗址换新颜

  “在两年以前,这里还有许多茅草,周围都是乱石岗。”昨日上午,红塔区文物管理所所长王河云回忆起玉溪古瓷窑遗址旧貌时,不禁感慨道。可现在,大型的景观水池,全新的游人长廊,加上1500平方米的新展馆……这一切似乎很难与“古遗址”联系起来。不过只要推开展馆的大门,历史的痕迹便一览无余:3个依坡而建突出于地表的长方形龙窑,埋藏在四周黄土中的大小不一的残破瓷片,还有那些稍显完整但已经泛黄的瓷器皿,无一不在向人们讲述着曾经存在于此的滇人制瓷史。曾出展大英博物馆

  1960年12月,这个记录着滇人制瓷史的古瓷窑遗迹终于被人发现。王河云说:“当时在瓦窑村地发现的古瓷窑遗址有3处。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对古瓷窑进行了挖掘,发现了3座龙窑,土瓷片、残瓷器、残窑具上万件,差不多两吨重。后来专家认定,玉溪古瓷窑年代为元末明初时期。”

  同时,王河云还说:“这些瓷器的出土为研究云南元朝至明代瓷器发展史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其中青花鱼藻纹玉壶春瓶,以其精美的造型、独特的工艺被故宫博物院收藏。其他瓷器和瓷片文物曾到香港大学冯平山博物馆、英国的大英博物馆和牛津大学博物馆展出,古窑遗址也于1983年被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将免费对公众开放

  “可随着历史的发展,老馆接待量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王河云说。就在一年多以前,红塔集团出资150万元对古瓷窑遗址文物进行修缮改造。其间,省文化厅厅长贺光曙曾实地察看,并提出建议:玉溪古瓷窑遗址在保护安全的情况下,可以对公众开放,做展览,作学术研究。

  对于向公众开放,王河云十分赞同:“今年6月20日左右,古窑遗址的修缮工作基本结束了,可以向公众开放了,而且我们不会收门票,免费向大家开放,希望有更多的人能了解云南陶瓷业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