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彩花瓶 1985年广彩勾金红地绘花卉瓶
1844年广彩三清图小碗
1998年广彩白底描金蓝花连底汁壶
重点提示: 作为中国最著名的出口瓷器,广州彩瓷(即“广彩”)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知名度,至今仍有许多精品还保留在外国的皇家博物馆中,并频繁现身于世界上的知名拍卖会上。然而,“墙内开花墙外香”,在中国甚至广州本土,广彩却并未获得其应有的文化艺术地位和市场地位。“广彩与其同时代的其他瓷器相比,市场价格要低上四至五分之一。”不过有观点认为,价格差异、未被市场接受证明广彩具有发展的潜力。
旧广彩在世界市场上享有一定的知名度。现代工艺的广彩在上世纪80年代也曾掀起另一场高潮,随着外贸出口的兴起和外国买家的热烈追捧,广彩的出口量占全国的瓷器出口量的60%~70%,经历了“出口换外汇”的辉煌时期。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广彩厂商仍然获得丰厚回报。
现代广彩“一蹶不振”
然而,近年来广彩行业逐渐落入低谷,原有的大生产厂只剩下几家,有厂商表示,这几年广彩的生意越来越难做了。市场买家对广彩兴趣渐减,从2000年初开始,自己每个月平均都得亏上三四万元,目前已经亏了100多万元了,还有几百万元的货积压着出不去。
在行内大师常常叹息后继无人的同时,广彩今年初也落选我国第一批501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拍卖会上未见新广彩
近几年广彩逐渐在国际拍卖市场上露脸,一些陶瓷的藏家敏感地觉察到市场的动向。从那时候开始,广州的部分藏家陆续到国际拍卖会上买广彩,之后,国内的拍卖市场也开始出现部分广彩。
观察历年广彩拍卖成交情况可发现,大部分广彩拍卖成交价格在5000元以下,最高成交价的是2004年中贸圣佳的清同治广彩人物纹双螭耳大瓶,成交价39.6万元。在近年已成交的74件拍品中平均成交价仅为2.354万元。所有拍品是清中后期作品,而“新广彩”基本未在拍卖场上出现过。
工艺表现手法要有突破
有一位广彩藏家告诉记者,广彩精品多数“流落在外”,与国内的“货色”相比更胜一筹,要收藏广彩,最好是从国外市场上买回。但由于国际市场对广彩较为熟悉和认可,所以价格相对都比较高,动辄数十万元。也有行内观点认为新广彩有名有款,收藏不盲目,而国外流传的多是无名无姓的,毕竟不是名家作品,升值空间比较有限。
有行内人士表示,目前广彩处境尴尬——旧广彩的价格与其他瓷器品种价格差异非常大,而新时期的广彩又未被收藏者接受,出现有价无市的黯然局面。造成这种局面有几个原因,对于新广彩来说,首先,艺术表现手法已落伍。广彩以富丽堂皇、洋气十足受外国买家追捧,但随着审美观念的改变,即使是现代的外国买家也已经不再接受单纯的金碧辉煌。其次,现代广彩行内存在明显分歧,没有形成强有力的合作群体共同推进广彩发展。而且,部分大师只潜心创作,对市场不够了解,造成部分“有价无市”。
广彩行业须团结创新
对于旧广彩来说,除了因为广州当时无重视广彩的著书立说外,广州历来并未做过多的宣传,而且历来99%的广彩都作为外贸产品出口,占中国出口瓷的60%~70%,在国内少有流通。况且,广彩比较“洋气”,贴近外国审美观,而中国人审美更接近淡雅,因此有部分人甚至认为广彩是不中不西的东西,没有艺术价值。
有市场人士就认为,广彩行业必须形成团结创新,用制作能力加现代艺术理念,或者与其他艺术领域的名家合作,如书法家、画家,尽早作出改良,为广彩的表现形式寻找一条新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