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容访谈:做国际市场低价竞争是自寻绝路

  在陶瓷行业上游材料价格居高不下,造成不少企业运营紧张的特殊情况下,畅通的销售渠道无疑成为任何一家陶瓷企业缓和紧迫境况和维持“非常时期”生存状态的基本保障。

  而在国内陶瓷市场战火持续升温、渠道“塞车”的紧张局势下,如何拓展较大的国际市场自然越来越引起业界的广泛关注。但具体该如何操作国际渠道,可能对于大部分陶瓷企业仅处于一种模糊甚至“误解”状态。今天,焦点装修家居网陶瓷频道特别邀请来了在国际市场做得非常突出的广东新明珠陶瓷集团有限公司出口部总经理赵容小姐,希望能够共同探索中国陶业如何做大国际市场的可行之路。

  陶瓷频道:您好!赵总。今天很高兴您能在百忙之中挤出时间接受焦点装修家居网陶瓷频道的采访。

  赵容:不客气,作为新明珠陶瓷,能够受到你们的关注,我也非常高兴!

  陶瓷频道:作为年销售额超过10个亿的大型陶瓷企业,据说新明珠陶瓷在出口市场方面做得也非常突出,请问新明珠在做好国际市场方面的核心策略是什么?

  赵容:大概两句话可以概括:一是以国际市场的需求为导向,积极开发与国际市场口味相投的产品,建立合理的、具有竞争力的陶瓷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使新明珠品牌在国际市场真正实现像国内市场一样的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优势。二是积极探索并实施“跨文化的营销服务体制”,比如新明珠在诸品牌的相对国际市场一般都具有“度身定做”的销售服务项目,尤其对于异域文化的实际情况,我们要求既要掌握公司的原则性文化,又要根据不同的情景做出适应本土特色的调整,从而使两个不同国度之间的差异化需求得到有机平衡。

  陶瓷频道:根据目前的陶瓷市场形势,未来走向国际市场是必然趋势。然而,实际上现有的国内陶瓷品牌中,出口市场数字初步统计平均占总销量的比例还不超过20%,从您的做国际市场经验,您觉得我们该怎么再度开拓国际市场?

  赵容:我觉得关键是心态问题,陶瓷企业在转战国际市场之际,首先一定要摆正心态,最好成绩前期调研工作。比如企业最高层领导有一个正确的心态对待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尤其这方面,新明珠让我感触颇深)。由于行业发展起步较晚,到目前为止国内在出口方面很成功的陶瓷企业不是很多,虽然有些企业的产品在国外市场占有率相对较高,很多也是价格因素的作用。如果观察国内的跨国企业包括华东品牌就会发现,成功的出口企业(跨国公司)的共同点就是稳扎稳打,依靠成熟的管理技能提高产品的异域市场竞争力。

  其次是培养渠道和宣传推广问题。在国外市场其实和国内市场一样,寻找与培养优势的经销商是提升市场占有率的基本前提,无庸赘言。另一方面,由于在发达国家或地区生存与发展的不确定性,以及依靠中介中介公司的“间接效应”实际,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实施“自主推广”也是开发与巩固国际市场的必然条件。

  陶瓷频道:能否谈下新明珠在这方面是怎么做的?

  赵容: 一直以来,新明珠都十分重视国际贸易业务的建设,不仅建立了拥有40多名员工的庞大的国际贸易事务部,培育了健全的全球贸易营销网络,更悉心研究国外市场的需求,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强对国际市场的攻击力度。一是不断开发适销对路的新品种、新花色,依靠技术进步,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二是在调整和优化出口产品结构的同时,提高出口产品的附加值,例如提供精细的加工配套服务,使产品在家居装饰方面得到最为完美的展示;三是制定规划,着力扶持一批技术含量高的重点出口产品,如辊筒印花的瓷质仿古砖、450X900MM的超大规格内墙砖以及1200X1800MM的外墙干挂抛光砖等;四是结合目前国际市场的需求状况,加速调整出口产品结构,重点扶持个别系列产品等,形成一批强势的拳头出口产品;五是加大传统出口产品的推广力度,同时不断增加新的花色品种,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以较高的产品档次来迎合目标市场的需求。

  陶瓷频道:不可否认出口市场已成为任一陶瓷品牌未来发展中所要面对的必然课题。请问赵总可否结合现在市场实际,大概总结下陶瓷行业目前在出口方面的情况?

  赵容:其实这个问题,我就不好回答。不过我觉得在出口产品质量与价格方面我们陶瓷企业必须关注。因为在出口方面由于不少陶瓷企业存在价格竞争的内因,结果使一些结构不合理、产品档次低、附加值低的产品都流向国际市场,由此更加致使中国陶瓷在国外被沦为“地摊货”的境地,好在近两年来不少新崛起的品牌在大举进攻国外市场时都注重品牌形象、创新素质与质量的控制等,为中国陶瓷赢得比较满意的口碑。从这个角度上,我觉得国内陶瓷在出口市场时低价竞争是自寻绝路,要做好国际市场关键是要先刹住“低价竞争”的内战现象,一致对外,以良好的中国品牌形象,整体推向国际市场,不仅对于个别品牌,对于整个中国陶瓷产业都是一件意义深远的事。

  陶瓷频道:今天的采访先到这里,非常感谢赵总。

  赵容:谢谢。我也谢谢陶瓷频道及全国各地各位网友对我们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