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头”跑了,而大多数瓷商都没卖出多少货,有的连路费都挣不出来。展销合同到期后,广场管理者下达了三次撤场通知,瓷商们也没有撤出。
市民则认为,瓷商开始的要价太离谱,难以避免最后“挥泪大甩卖”的结局。
本报4月20日热线消息20日上午,记者来到济南英雄山风景区赤霞广场看到,广场上摆满了瓷器,但场面冷清,一个个瓷商垂头丧气、满面愁容。
瓷商难以招架 “挥泪大甩卖”
英雄山风景区经营科科长李素梅告诉记者,这些瓷器业主都是来自景德镇的瓷商。一名姓万的“瓷头”与他们风景区签订了租赁场位协议,从3月16日正式展销,至4月7日到期。然而合同到期后,“瓷头”跑了,他们已经下发了3次撤场通知,但是这些瓷商的瓷器都一直不撤走。当记者采访瓷商时,他们一个个都欲哭无泪。
一名姓林的瓷商说,他自己本来是制作瓷器的,今年被姓万的一个瓷头“忽悠”到济南进行展销,“万瓷头说,济南是文化名城,文化底蕴很深,保证我运来的瓷器都能卖完。”他交给万瓷头2000元的参展费,并花了4000多元的运费将瓷器运到济南。但是直到现在他的瓷器卖了才不到三分之一,连本都没挣回来。
记者采访了几个瓷商,他们大部分都说是第一次来到济南,都大呼:“赔了!赔了1一名60多岁的瓷商说,他现在连住宿的费用都挣不够,但是如果运回去,损失会更大,所以现在赔钱也卖。“现在连回去的路费都成了问题了。”瓷商们无奈地说:“现在即使赔钱也要卖出去。”
“甩卖怪圈” 成为滞销瓶颈
英雄山风景区经营科李科长说,近几年来,这种展销在济南有不少,但是销售情况却不尽如人意,一方面是宣传不到位,另一方面就是难以摆脱甩卖的怪圈。
市民张先生说,他住在赤霞广场附近,每年的瓷器展销会他都过来转转,去年他在甩卖的时候买了一件瓷器才花了200多元钱,今年过来一看,价位竟然上升了10倍,“这价格太离谱了,我肯定不买。到最后肯定会降价。”
市民徐先生说得也很透彻,有些瓷商要价太高,瞒天过海乱标价,釜底抽薪猛砍价,双方的信任度就大打折扣,所以在展销期间很少有人买。他说:“其实瓷商应该讲究诚信,要价别太高,这样也许会卖得快一些,就不会出现这种到了最后再‘挥泪甩卖’的现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