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护航打造一流“轻瓷填料”制造基地

  江西省萍乡市耐可化工设备填料公司通过法律护航,历经30年的艰苦磨练,一跃成为集生产陶瓷、金属、塑料、填料为一体的厂家,有陶瓷、金属、塑料三种材质的系列产品近200个品牌,有散装、规整填料系列、塔内件及环保产品系列、煤气专用轻质陶瓷系列等。各种产品已由化工部非金属材料和设备质量中心检验认证,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开发生产的NK轻瓷填料远销河南、河北、山东、山西、内蒙古、黑龙江等地。公司连续被江西省萍乡市工商局评定为免检企业,诚信经营企业及劳动就业先进会员企业;并在同类行业中率先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标准认证体系,迈出了与国际接轨的步伐。

  法雨润耐可

  耐可化工设备填料有限公司位于素有“赣西明珠———化工填料之乡”的萍乡市,厂区中心坐落在安源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工业园内。320国道从中贯穿,与浙赣线相邻,交通十分便利。公司生产的品种填料产品主要用于石油、煤气、化工、硫酸、钢铁、焦化、医药等生产企业,系列填料产品的生产设备先进、科技含量高,有的产品已获得国家专利。

  为更好地营造法治环境,打造“平安耐可”,耐可公司将学法用法、遵纪守法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强化公司员工学法用法制度、目标责任管理考核制度、“一把手”负责制,依法维护自身权益。他们根据销售业务的需要建立了自己的法律工作体制,在企业内部设立了专门的企业法务工作岗位,建立了领导干部学法用法登记卡制度和学分制,并将法律知识考试成绩列入个人档案,作为干部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他们还聘请了常务法律顾问,建立了商标、专利服务机构,依法保护知识产权。公司还经常聘请法律服务工作者到企业开设讲座,向员工普及法律常识,增强了全体员工的法律意识和依法办事的能力。公司员工学法用法蔚然成风,举办法律知识考试参考率达到99%以上,合格率达到100%。

  大墙之外的法与情

  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是一项社会工作,耐可公司领导积极探索安置帮教工作的新方式,为刑释解教人员排忧解难,育人于情理之中,把党的安置帮教政策落实到刑释解教人员的心坎上,在保一方平安、减少重新犯罪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本来是由司法局等部门主管的工作,但耐可公司董事长赖永发却认为:刑释解教人员回归后处于人生的十字路口,应对他们满腔热情地拉一把,使他们不受歧视,避免因生活无着而再入歧途。他在公司制定了“三定”举措:一定人员。对每个刑释解教人员由公司普法干部、员工、家庭成员组成小组,帮其全面转化;二定措施。本着“在家有人管,单位有人帮、社会有人教”的原则,完善对接链条,确保万无一失;三定责任。采取以公司普法教员与帮教对象签订责任状的方式,明确分工,帮助刑释解教人员从特殊人群向社会过渡,不让一个刑释解教人员出现“二进宫”现象。安置不弃置,真情帮一把。为防止刑释解教人员重新犯罪,做到让他们生活有保障,就业有门路。公司干部职工积极开动脑筋,千方百计为帮教对象开辟就业途径,妥善合理安置,切实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

  董事长赖永发认为:对刑释解教人员,除了给其安身,更要帮其暖心。要给予关心爱护,鼓励教育,使他们改掉种种恶习,从思想上告别过去,重塑人生。2000年4月初,赖永发闻知犯抢劫罪、流氓罪被判14年零7个月的陈某刑满释放后,因父母双亡,妻子离婚,就业无门,对生活丧失信心。赖永发走村串巷,不辞辛苦亲自把陈某找来,给其解决就业问题,安排他在耐可公司车间工作,并鼓励他做个学法用法、遵纪守法的好公民。陈某感慨万千,发誓要改过自新,重新做人。2002年,赖永发帮陈某学习专业知识,并鼓励他进驻河北搞销售工作。此后,陈某遵纪守法,不辞辛苦,埋头苦干,终于创下了年销售200余万产值,个人收入3万元的佳绩。

  在妥善处理好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的同时,耐可公司领导还始终不忘回馈社会,以实际行动为构建和谐社会尽心尽力。近几年公司共解决下岗职工及社会闲散人员再就业190余人,积极参与扶贫工作,扶助贫困学生18人;几年来,向社会各界捐款20万元,得到社会各界一致好评。

  法治夯基铸辉煌

  在历史的新起点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民主法治是基础和前提。目前,耐可公司为企业配备了专门的法务工作机构和人员,设立了外来务工人员普法学校,建立完善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依法办事、依法治厂”已成为耐可公司员工的自觉行为。面向二十一世纪,耐可公司靠法律护航,打造一流“轻瓷填料”制造基地,以科技开发促进生产发展,使公司“轻瓷填料”畅销市场。他们以“诚信、敬业、严谨、创新”为公司精神,尝试用瓦泥和烟子灰为原料生产轻瓷填料,烧制时间大大缩短,减少了80%的煤耗,生产过程也变得更加环保。新工艺生产的产品还具有强度更好、韧性更高的特点,使用周期大大提高,在脱硫、脱碳、脱萘等方面具有更为理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