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建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山东淄博立足于新、开创了陶瓷发展的新局面,制瓷水平大幅度提高。陶瓷产品从80年代起进入了中南海,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用瓷,进入人民大会堂,进入钓鱼台国宾馆。21世纪初,由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陈贻谟设计开发的“中华龙”茶餐具等成为国宴专用瓷、国家礼品瓷。70年代,从周恩来总理访问朝鲜,带去了由该市陶瓷艺人刻制的金日成主席人像刻瓷盘后,该市陶瓷艺术家马林、冯乃藻、冯乃江、张明文、李梓源等人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外交部等部门制作了大批礼品,曾赠送过泰国国王、英国首相、美国众、参两院、尼日利亚总统等,作品有立粉彩陶“竹鸡”座盘、“宝琴”台灯等。最近,山东陶瓷艺术大师王一君为温家宝总理制作了赠送美国国务卿鲍威尔的礼品,还为胡锦涛主席制作了赠送美国总统布什和赠送摩洛哥国王和国妃的礼品。淄博陶瓷随着党和国家领导人漂洋过海,为友好国家元首和人民带去深厚的情谊。
淄博陶瓷有8000年的历史,尽管历史上曾出现过北朝青瓷莲花尊、唐代茶叶末釉、宋代雨点釉等名瓷名品,但一直作为民窑,多是生产为民间所用的普通瓷器。是什么原因使淄博陶瓷在近几十年间有了飞速发展呢?是持之以恒的创新精神。作者曾在1988年第五期《红旗(内部文稿)》上发表过一篇文章,题目是《立足于新——淄博陶瓷发展战略》,内容主要围绕着树立新观念、应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展开。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淄博陶瓷的创新成果确实让世人注目。
陶瓷行业坚持创新,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该市陶瓷创新科技实力强。有山东硅苑、山东工陶院、山东理工大学等一批实力雄厚的科研专业机构和院校。博山陶瓷厂、淄博瓷厂、淄博工业陶瓷厂的科研所曾发挥过重要作用。去年,该市组建了国家级工业陶瓷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陶瓷企业也有一大批陶瓷专业技术人才。坚持企业与科研机构“联姻”,先后研制出以滑石质鲁青瓷、乳白瓷、象牙黄瓷以及高石英瓷、鲁光瓷、合成骨瓷,许多科研成果获得国家创造发明奖和技术进步奖。其中合成骨瓷获国家创造发明二等奖,为国内陶瓷行业最高奖项,代表了中国制瓷业最高水平。在陶瓷材质创新的基础上,陶瓷行业坚持产品创新,山东省陶瓷公司每年组织一次创新评比。目前,该市陶瓷行业已具有华光陶瓷、硅苑陶瓷2个中国名牌产品,工陶日用瓷、泰山陶瓷等2个山东省名牌产品,还有3个中国陶瓷行业名牌产品。华光陶瓷具有很高的设计装饰水平,在今年办的全国陶瓷艺术创新评比中,获得1个金奖2个银奖。在艺术陶瓷的开发创新方面,该市陶瓷艺术界形成了一支以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山东省陶瓷艺术大师为代表的陶瓷艺术家队伍,作品创出了淄博的特色与风格。淄博刻瓷艺术独树一帜,园林陶瓷别具匠心,光璨夺目的立粉彩陶、栩栩如生的雕塑,五彩缤纷的彩绘,气势恢宏的壁画,发人深省的现代陶艺,形成了淄博陶瓷文化的洋洋大观,作品在全国全省艺术评比中多次获奖。
为了适应高技术陶瓷发展的需要,使陶瓷科技创新始终走在全国的前列,该市加大了功能陶瓷和结构陶瓷的科研力度,许多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如氧化锆增韧陶瓷材料、钕铁硼高性能磁性材料、抽油机用结构陶瓷新材料、特种陶瓷真空开关、氧化铝陶瓷基片等,形成了较大的生产能力。最近,山东硅苑、华光陶瓷研制开发的全陶瓷餐刀,引起国内外市场的广泛关注。“十一五”期间,该市将投资9.01亿元,建成22个高技术陶瓷项目,建立起高技术陶瓷生产基地。淄博建筑陶瓷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成为我国重要的生产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