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出水文物迷住瓷都专家

  本报讯备受世人瞩目的“碗礁一号”出水瓷器,昨日上午终于揭开了神秘面纱,在福州市博物馆与市民见面。仅昨日上午,就有二三百名市民前来参观。其中,有好奇的市民和文物专家,还有专程从“瓷都”景德镇赶来的造瓷专家。

  “哇!这图案实在太美了。”一位女士蹲在展柜前,对着一尊博古图四开光罐惊叹。

  “这个,你帮我拍一下。”女士对身边拿着相机的中学生说。

  原来,这位女士是福州市第十八中的老师,听说博物馆展出“碗礁一号”出水瓷器,她带着班上的学生来参观。

  “这些瓷器的工艺和图案画风,是现代的工匠怎么模仿都模仿不出来的。”站在记者身边的王先生说道。

  王先生说,他是景德镇一家瓷器厂的老板,也是一名造瓷专家。得知“碗礁一号”出水瓷器昨日展出的消息后,专程赶来。他说,他是想来看看老祖宗做的宝贝,见见他们的手艺。

  “几百年前,祖宗们做出来的东西真的是太好了,你看那图案的纹路、瓷器的色泽,实在太漂亮了。可惜啊,我们现在已经做不出来这么好的东西,很多工艺都失传了。”王先生叹息着。

  看着展出的瓷器,王先生在展厅里转了一圈又一圈,久久不愿离开。

  记者见到文史专家、福州市文物局原局长曾意丹时,他正目不转睛地看着一个瓷罐,这是9月20日出水的、让诸多文物专家惊叹的将军罐。因为沉于海底多年,将军罐的盖子上牢牢地粘着一个海蛎壳,这让曾意丹觉得十分有趣:“像是将军的帽子上戴了一朵花,非常妙。”

  曾意丹说,这些瓷器上的图案很多都是有典故的,一个图案就是一个故事。

  据悉,现场所有都是三级以上的文物,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对研究海上丝绸之路有很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