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宋代双乳状火膛柴烧钧窑工艺重新面世

  河南省禹州市星航钧窑仿宋代双乳状火膛柴烧钧窑日前开窑。99件钧瓷作品的宋钧神韵征服了钧瓷专家。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古陶瓷专家赵青云说,这些钧瓷是迄今为止最接近宋钧神韵的作品,失传近千年的宋代柴烧钧瓷工艺获得重生。据《许昌日报》报道,宋钧官窑遗址于1964年在禹州市东北隅古钧台附近被发现。它的发掘解决了钧瓷生产年代、命名、位置等问题,极具研究价值,现为许昌市唯一的一家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其中,被命名为1号窑炉遗址的双火膛窑,是北宋能工巧匠根据历代窑炉特点创造的专为皇室烧造钧瓷贡品的窑炉。随着宋室南渡,这种柴烧钧瓷工艺从此失传。此次星航钧窑投资10万多元兴建了一座仿宋代双火膛钧窑,复原了它的整个烧制过程。整个过程历时18个小时,共用柴4000多公斤,窑内最高温度达1300℃。 

  经过之前的几次小规模试验,柴烧钧瓷的成品率由10%迅速上升至50%左右。这次柴烧钧瓷,不是单纯的复古,而是将宋代工艺技术用现代手段记录下来。据悉,经有关部门批准,这里将成立一家古窑炉博物馆,还将把中国北方历史上存在过的10种窑炉悉数还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