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中国主要陶瓷品种之一,享有"国瓷"美誉。青花创烧于元代,用色料在坯胎上描绘纹样,施釉后经高温烧成,釉色晶莹、透彻、素静、雅致,经久耐用,瓷不碎,色不褪。明清时期在官民窑大量生产。
玲珑,起于明宣德年间镂空工艺,至清代将青花和玲珑巧妙地结合一体,碧绿透明的玲珑和翠兰的青花互为衬托,相映生辉。
色釉,又称颜色釉,在釉料中加入氧化金属,经过焙烧以后,就会显现出某种固有的色泽。常言道,"自然界有什么颜色,就可以烧制出什么颜色的瓷器"。但有许多色釉配料和烧制过程十分困难,如"祭红釉",就有千窑一宝之说。
雕塑瓷,远在隋代已有"狮子"、"大象"等兽类造型的大型瓷器制作。后来发展出圆雕、捏雕、镂雕、浮雕等手法,佛像、花草鱼虫、亭台楼阁、动物等造型;有华丽有庄重等风格,艺术表现力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