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一批250多年前沉睡在深海中的中国外销瓷,将在重返故乡后与“家人”见面。
9月18日,一批来自瑞典的中国瓷器,在紫禁城午门城楼接受北京海关现场业务一处的现场查验。它们将要参加9月26日开幕的“瑞典藏中国外销瓷展”。
250多年前,瑞典著名商船“哥德堡”号满载着中国商品从中国起航,在返回瑞典途中不幸触礁沉没。据说,当时船上的货品价值相当于瑞典全国的国民生产总值。
据北京海关关员介绍,这批展品于9月9日由空运渠道抵京,共计53箱,165件,总重1150公斤,总价值约122万美元,分别来自瑞典海事博物馆、如斯博物馆、东方博物馆和西方古董公司。
因为参展的艺术品价值很高,包装方式比较复杂,北京海关特允许将展品运送至展厅后再开箱查验,并现场逐一核对展品,避免了在海关监管仓库开箱查验后再次装箱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意外。
12月26日展览结束后,“粉彩孔雀牡丹纹汤盆”、“黑彩描金花卉大碗”、“粉彩描金帆船纹大盘”等18件精美的瓷器将由此次展览的赞助商之一———沃尔沃公司无偿捐赠给故宫博物院永久收藏,总价值达48.3万瑞典克朗(1瑞典克朗=1.05925746元人民币)。
展览中露面的除了18世纪通过瑞典商船运出的中国瓷器,还有19世纪20年代瑞典考古学家安特生挖掘出的仰韶文化时期的陶器。
中国和瑞典早在18世纪就已开始频繁通商,这次展览即为最好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