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红瓷器发明人尹彦征的创新足迹

  20年艰苦卓绝的科技攻关,20年自主创新的大智大勇,20年科海沉浮的人生历练,尹彦征终于破解世界陶瓷史上的千古难题,实现了陶瓷人梦萦魂绕的——“红色”的梦想。

  2004年10月,享有“瓷都”美誉的景德镇迎来了它千年华诞。首届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期间,国内陶瓷专家和工艺美术大师在这里纵论陶瓷业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一个年轻人走上讲坛,以浓重的湖南口音侃侃而谈:“在大红色料关键性技术创新突破后,我们将努力创出一批能体现时代特征的新的器型来。”

  台下一片惊愕。陶瓷史上,几百年才出一个器型,你要创出一批?这话不是梦呓就是外行。

  这个“外行人”就是中国红瓷器发明人、长沙大红陶瓷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尹彦征,一个瓷器红色梦想的追梦人。

  2005年的春天,也是中国艺术陶瓷业春光无限的日子。国家专利局正式公告:“陶瓷釉用耐高温硫硒化镉大红色料及其制造方法”通过国家专利法审查,决定授予发明专利权。至此,尹彦征于2001年8月申报的这项陶瓷史上划时代专利,经过三年之久的审查,终于尘埃落定。“中国红”瓷器的诞生,是自主创新大潮汹涌的现代中国,一个激越高亢的音符。

  千年梦萦

  陶瓷界出了个尹彦征,只是近两年的事。

  2002年5月,本报的一篇报道引起轰动:尹彦征破解陶瓷大红色釉料不耐高温的世界难题,烧制出瓷器“神品”中国红。由此,尹彦征成为陶瓷界划时代的人物。

  红色是三原色之一,更是华夏子孙的文化图腾和精神皈依。它揉进了朝阳的生机,晚霞的风采。它代表着激情与热烈、象征着庄严与勇敢、寓含着吉祥与喜庆。从孔子的“恶紫之夺朱也”,到刘邦自称“赤帝之子”,无不体现了东方文明对红色的向往和膜拜。然而,当人们审视华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瓷文化时,却不无遗憾地发现红色在瓷器这个中国人引以自豪的器物上的缺失。

  翻开几千年的瓷器史,我们发现祖先们不是不愿在瓷器上烙下红色的印记,而是落后的生产方式使他们很难甚至无法做到这一点。现有的资料告诉我们,世界上最早烧出的红色瓷器(非纯正红色)是晚唐(距今约1100年)长沙铜官窑烧出的铜红釉执壶,它采用铜的氧化物为着色剂,在120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和还原气氛条件下烧成,开创了世界红色瓷器的先河,也揭开了瓷器史上的红色梦想厚重的幕帷。此后宋代的均红瓷、元明的铜红釉瓷器,以及清代的郎红、祭红和以铁的氧化物为发色剂、用低温800摄氏度氧化气氛中烘烧而成的珊瑚红等,无一不是先辈瓷工追梦中创造的红色梦幻精灵。尽管这些产品曾给世人以惊喜,无奈这些红色梦幻精灵都带有先天的缺陷,它们或则红而偏紫、或则红而偏淡,且大多为低温釉,烧至800摄氏度红色便自行分解。更大的难言之隐是:凡此种种均不是中国人最钟爱的大红。

  进入近代,欧美科学家挟近代科技的先进方法,走到了我们的前头。1919年德国科学家发明了一种颜色纯正、鲜艳的红色颜料硫硒化镉(CdSeS),它是目前唯一能呈现大红颜色的色料,人们为之欣喜。然而,与此前的所有红色釉料一样,这种颜料对气氛非常敏感,高温稳定性差,在800摄氏度高温下便开始分解,因此它也无法满足烧制瓷器必须经过1200摄氏度以上高温的基本条件。瓷器的红色釉料不耐高温———这一简单的论断,成了千百年来世人无法逾越的高峰。

  历史的轮回,到了20世纪80年代初期。改革的大潮在中国大地风起云涌,陶瓷大省湖南对怎样振兴本省陶瓷产业陷入了苦苦思量之中。一些关注、追踪世界陶瓷发展新动向的陶瓷企业和专家进言,用硫硒化镉做原料、以最前沿的高温大红色釉研制这一世界难题为突破口,重铸湖湘陶瓷文化的千年辉煌。1984年,省科委正式立项,将其确定为攻关课题。

  课题立了,一时却无人承担。大红陶瓷,亘古未有,陶瓷企业和科研单位感到项目难度太大,风险太高,不愿挑这个费力难讨好的担子。无奈之下,省科委只好将这一项目交给了下属的非专业研究机构湖南省分析测试研究所。1982年从湖南师范大学化学系毕业后调入该所的尹彦征,加入课题组,走上了他此生的艰难寻梦之旅。

  出人意料,课题小组居然很快取得了进展:不过一年,硫硒化镉在实验室的坩埚中,耐高温度从500摄氏度提高到了800摄氏度;到1989年,随着将硫硒化镉与其他材料配方成的多元体系的大红色釉的确立,实验时红色釉料在1100摄氏度时仍可以保持红色色泽,耐高温大红色釉瓷器烧制似乎露出了第一缕成功的曙光。正是在这5年中,化学专业毕业的尹彦征凭着他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出色的动手能力,逐渐成为项目研究的中坚,挑起了工业化试验阶段的大梁。

  如果说前5年课题组走的是顺风路,那么这次长达6年的却是一条在沮丧与失败之中跋涉的泥泞绝路。

  这6年中,尹彦征带着配制出的大红色釉料跑遍了山东、河北、河南、北京、江西、江苏、广东等20多个省市的四五十家工厂,试遍了圆窑、隧道窑、推板窑、龙窑等各类窑炉,获得的结果却是无一例外地失败。

  拿自己的脚去试别人的鞋,没有一双是合适的。课题组怎能甘心这样的失败?在省科委的支持下,所里模拟工业生产条件建了一座耐高温大红色瓷器生产的实验厂,尹彦征担任厂长。

  失败并没有因为能干的尹彦征担任项目的实际负责人而中止,接下的日子仍然是失败、失败、再失败,连串的失败超出了人们心理承受的极限。1996年底,省分析测试所正式发文终止了这项课题攻关研究。

  我们将这份沉重的报告摘录如下:

  关于终结“陶瓷大红色釉材料的开发研究”课题的请示

  湖南省委科学技术委员会及省新技术研究开发局:

  “陶瓷大红色釉材料的开发研究”:1983年经科委批准列项,进行研制,1993年又列入湖南省1993年度重点科研项目。历经10年多来,在省科委、新技术研究开发局的领导和支持下,由于课题组同志的积极努力,先后完成了实验室的小试,实验工厂的中试。1994年12月起,先后又在湖南炎陵县湘玉瓷厂、湖南炎陵县瓷厂、湖南双峰县出口艺术瓷厂进行了9次工业大窑实验,摸索烧成条件。结果是大红色釉在工业大电窑烧成时,产生红色斑点,并经反复实验和证明,红色斑点是由于在窑内冷却时,釉产生分相作用形成的。要解决这个技术难题,现有课题组成员的技术力量实感困难。……鉴于以上原因,本所于今年8月研究:为避免造成进一步的经济损失,决定该项目不再继续进行,就此终结。

  尹彦征吞下了科技发明与创新中的最大苦果。11年的寻梦,寻来的是严厉的批评,无休止的猜疑和无端的斥责,寻来的竟然是一个巨大的梦魇压在心头。那一刻,他茫然了。那一刻,他真想死。

  破釜沉舟

  课题组解散了,摆在尹彦征面前有两条路:一条是听从安排,回到原来的工作岗位。这是一条阳光大道。他的能力才华已获得普遍认同,所里拟将他作为处级干部提拔重用。另一条是继续研究,这是一座独木桥,没有经费,没有同伴,前面一片黑暗,脚下万丈深渊。何去何从,难作抉择。

  最初,他尝试利用业余时间找几位朋友合伙,继续创新攻关,但严酷的现实给他带来的只是无尽的烦恼。一方面是来自社会、单位、经济等各方面的巨大压力,使他度日如年;另一方面,攻克红釉不耐高温的技术难关,振兴民族落后的陶瓷工业的梦想魂牵梦萦,难以割舍。10多年艰辛,4000多个日日夜夜,“中国红”已渗透血液,溶入魂魄,成为尹彦征生命的一部分。他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停薪留职。独自研发。

  对于尹彦征决定,领导和朋友不理解。赏识他的一位科委领导多次找他谈话,劝他慎重考虑。他说,在科技创新中,关键技术的突破就像捅破一层窗户纸。面对这层窗户纸,我不能功亏一篑。对朋友的劝说,他以宋人王安石的一段话回应:“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尹彦征要做这样的有志者,义无反顾地踏上了科技创新这条崎岖险远之路。

  他递交了辞职报告,为女儿找了寄宿学校,借钱在郊外租了一处简陋的厂房,独自开干了。

  自己干,尹彦征理性多了,他让自己冷静下来,对过去6年工业化试验失败的原因进行了认真分析。他发现问题出现在大红色釉的“包裹法”上,这种方法是国际上最新的方法。所谓“包裹法”是将硫硒化镉色料包裹硅酸锆中,可提高其耐温度。但是,由于硫硒化镉在硅酸锆晶体中的包裹率低,通常只有7%%,包裹不完整的硫硒化镉便很容易分解和挥发,烧出来的瓷器是一副“大花脸”。尹彦征想,按辩证法的观点,有分解就有聚合。能不能找出一种能起稳定、凝聚作用的材料掺和进去,提高包裹率?

  曾几何时,作为陶瓷专业的门外汉,研究瓷器的千古难题他曾倍感困难,此刻寻找新原素、新材料却是他老本行的拿手好戏。轻车熟路,尹彦征翻开化学元素表,采取排除法将气体,惰性、放射性、发色性的原素逐一排除,很快一种名为“钽”的金属元素进入了他的视野。并以新的工艺制备出纳米级的五氧化二钽。

  硅酸锆晶体是由氧化锆和二氧化硅结合构成,尹彦征打破常规,尝试着将五氧化二钽加进去,使包裹率大大提高,烧出的样品果然色彩均匀。

  核心技术突破后,6年失败的心理阴霾扫清了,尹彦征开始准备开始大干一番,没想到他迎来了他自主创新中最大的劫难。这一年是1998年,也是他最困难的一年。6年失败的经验积累使尹彦征意识到,瓷器大红色釉在高温烧制中,对温度的要求特别严格,在1200多摄氏度的高温下正负值不能超过5摄氏度,这一点传统的工业窑炉根本做不到。且不说传统窑炉的密封性差、人工烧窑窑温的波动太大,就是迟钝的温控器皿也无法满足提供新技术精密数据的要求。

  高新技术创新的难度,不仅在基础理论、工艺手段上,同时也体现在传统生产设备的改造上。尹彦征又辟新路,开始研制一套全新的工艺路线和与之相适应的电炉设备,并批量生产。大红色瓷品出来了,色泽鲜艳,可惜釉面全是细孔,就像天花病人的麻脸。研究发现原因是窑变导致炉内气氛发生变化。措施是大红瓷器烧制中尽量减少高温下氧化气氛。尹彦征设法在窑炉加入少量二氧化碳,并开始举债重新对炉膛材料、温控系统进行改造。每改进一次都来一次进步,也都是一次十几万元的投入,他没想到,一年中这种改造会延续9次,他从亲戚朋友那里七拼八凑借来的170万元也因此而化为灰烬。“倘不是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从别人的电炉中得到启示,设计了眼下这种井式罩窑电炉解决了这一问题的话,真不知道怎么收场?更不知道我和家人今天会在哪里?太后怕了!”看得出,尹彦征动了真感情。

  天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第二大挡路虎搬掉后,接下来色料与釉料结合、黑色斑点、翻釉、脱釉、裂釉等问题也接踵而来。如果说前面寻找新材料原素有化学理论来牵引的话,那么色料与釉料的结合、斑点、脱釉等问题却没有理论可循,靠的只有一次次烧制中积累下的经验。无数次烧试的失败,尹彦征找到了一条最佳的窑温曲线。攻克了成品质量的最后一道难关,解决了釉面多孔的“麻脸”现象。

  1998年12月25日,陶瓷史上第一个完整意义上能耐1200摄氏度至1300摄氏度的纯正大红色瓷器出炉了。这是一团冲破数千年束缚、通体火红的梦幻,这是一个为冰冷瓷器注入鲜活生命、玉润剔透的精灵。它揭开了瓷器史上划时代的一页。此后,一份由国内顶级瓷器权威和专家联合签署的“科技成果鉴定证书”庄严向世人宣告:尹彦征这项成果“居国际同类产品的领先水平”。

  鉴定委员会的专家们还在鉴定书上郑重建议:国家急需加大对这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创新成果的扶持力度,使之成为我国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重要陶瓷产品与产业。

  中国红民族魂

  北京第14届国际陶瓷博览会,德国陶瓷界组成大型团队参与,为此德国驻华大使馆在皇家饭店举行了一次盛大的人才招待会。会上,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周定模代表中国陶瓷界送给德国代表团一件礼物。礼仪小姐捧出通体鲜红、晶莹剔透的中国红瓷器赏瓶,在场的外交官和企业家顿时全都惊呆了。

  太美了!太漂亮了!中国人发明瓷器有几千年,德国人发明大红色颜料也有80多年了,人们从未见识过这两项发明如此完美的结合。

  中国红瓷器带给世界一个惊喜,学化学的尹彦征成为陶瓷史上划时代的人物,一时间舆论好评如潮,商界炙手可热。台湾企业要求购买他的技术,上海、深圳的投资机构以优厚的条件邀他一起创业。然而,在成功之后的尹彦征仍然保持了一个科技工作者的清醒和文化人的淡定。他说,追求财富并不是科技创新的唯一目的。中国红之所以受到业界和公众舆论的热捧,是因为这项成果中承载了太多的民族文化和时代精神,创新科技,创新文化,振兴中国陶瓷业还有许多的事情要做。

  的确,“中国红”的技术含量和文化含量太丰富了,从庙堂之高到江湖之远,从主流意识形态到市井风俗习惯,与国旗国徽一致标准的红色代表的是正义、坚强、热烈、奋发、吉祥、富贵、光明、崇高,用以振衰扶弱,怯邪立正,除旧迎新。

  一位著名的文化专家在“中国红”文化研讨会上说,中国红是当今时代在颜色上的表征,尹彦征的创新历程也集中地体现了百折不挠、创新图强的时代精神。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红”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之魂。

  回顾尹彦征几度绝望的孤独探索,尹彦征也有过怨言与灰心,但当他手捧这个绽放着夺目生命色彩的心血结晶时,一切都释然了,一切都消失了,存在的只是那份满足和那份陶醉。

  尹彦征圆梦了!一个门外汉,用他21年的激情,用他独立自主的科技创新,圆了瓷器史上各国科学家企盼不已的古老红色梦想。尹彦征创造了一个奇迹!但是认真考量这样一个科技工作者,我们不难发现尹彦征成功的历史必然:首先的必然,源于这个令人激奋的时代。

  尹彦征曾动情地告诉笔者,这些年来我虽然受了一些磨难,但瓷器中国红在我身上研究成功,还是太幸运了。搞陶瓷我算个什么?简直就是门外汉,如果不是身处这样的倡导自主创新的伟大时代,如果不是国家科技资金的先期投入,如果不是其他科研人员对项目的支持和关注,我恐怕至今连陶瓷的基本常识也不知道。

  坚忍不拔、百折不回的性格是尹彦征成功的第二个必然。在尹彦征的21年艰难探索中,10000多次失败实验和个人共计举债300多万的巨大压力没有压垮他,体现了他不同一般人坚忍不拔的韧劲。这种性格又使他具有宽广的胸怀。对科技创新中的是是非非、恩恩怨怨,尹彦征放得下,容得了,避免了将主要精力向人事内耗的转移。所谓:春枝绿叶何须辩,万卉丛中夺锦标,正是他胸怀的写照。

  此外,尹彦征成功的必然,还因为他具有复合型人才的综合素质和他无意中幸运地跨越到交叉科学的研究。在他的瓷器大红色料技术的关键性突破中,他那与之交叉的化学专业知识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在他对炉窑电路和温控设备的改造中,他中学爱好无线电遥控所具有的知识,给他帮了大忙。

  尹彦征告诉笔者,自己在做学生读书时,就常以晚清学者王国维倡导的“三种境界”自勉。即: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境界: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在科技创新的艰难求索中,尹彦征更是以此作为座右铭。

  的确,科技创新是一场没有终点的赛程,成功之后的尹彦征又做起了新的产业化之梦:在长沙隆平高科技园,一座占地50亩的中国红陶瓷工艺园正在建设之中。按照尹彦征的设想,这里除了要建立3条现代化的工艺陶瓷生产线之外,还有一大片别墅式的“名家工作室”,他要为国内知名的工艺美术大师、画家、书法家们提供一个创新平台,创造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工艺陶瓷,创造中国红瓷器名家书画艺术完美结合的精品、神品。

  惊世骇俗的色彩更需绝妙的形体托承,寻找、创造和开发与中国红神韵完美结合、浑然一体的器形,这是尹彦征“红色”梦想的延续,也是一个比中国红瓷器研发更为宏大,也更加艰难的梦想。尹彦征期望着:这同样是一个并非遥远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