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一批”增活力
大埔的陶瓷工业已有700多年的历史。近年来,大埔县立足该县得天独厚的瓷土资源和陶瓷业良好的产业基础,坚持实施“瓷工富县”战略,把陶瓷业作为县域特色支柱产业做强做大。该县主要通过“四个一批”,培植壮大民营陶瓷企业。一是招商引资新上一批。以高陂陶瓷工业生产基地和桃源、光德两个陶瓷小区为主要载体,大力引进发展民营陶瓷工业。二是技术创新搞活一批。依托省属高陂陶瓷研究所,大力抓好产品的研发和技术革新,通过聘请专家到厂指导、奖励研发新产品有功人员等多种形式,有效提高了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强了市场竞争能力。三是扶持引导壮大一批。专门成立发展民营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制订了扶持民营企业加快发展的优惠政策。四是强化管理优化一批。整顿、净化陶瓷市场,积极引导陶瓷企业家树立品牌意识、精品意识、质量意识。目前,该县已有8家企业获得了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26家企业获得输美陶瓷认证,12家企业拥有自营进出口权。与此同时,该县还加大了对国有陶瓷企业的改革转制力度,目前,该县的国有陶瓷企业基本上退出了市场竞争。去年该县纳税50万元以上的企业中,民营陶瓷企业占了22家。
![]() |
梅州宝丰陶瓷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角。
骨干企业发展快
近年来,大埔县的陶瓷工业在县委、县政府的关心扶持下,一批骨干企业通过增资扩产,不断发展壮大。
新马陶瓷有限公司原为家庭作坊式的民营企业,原来仅有1条滚底窑、几十名工人。2002年,该公司购买了已停产的国有企业高陂高玉陶瓷厂,投资进行改造后,步入了快速发展之路。现在,该公司已经发展到拥有1条隧道窑、2条汽化窑、4条滚底窑,共有工人800多人。该公司成为目前大埔县最大的日用陶瓷生产企业,去年实现销售产值8000多万元,税收489万元。
此外,该县的桃源昌隆陶瓷工艺厂、桃源陶瓷工艺厂、隆昌瓷厂、富源瓷厂等骨干企业也不断增加投资扩大生产规模。目前该县600多家陶瓷企业中,年产值超千万元以上的有26家。
招商引资势头好
从2003年起,大埔县把招商引资作为实现“瓷工富县”的突破口,依托工业园区积极招商,使该县的陶瓷产业成为投资大埔的热点。去年,该县通过招商引资新办陶瓷企业21家,投资额达2.62亿元;增资扩产32家,增资额1.41亿元。去年以来,该县有28家新办陶瓷企业投产,投资额达2亿多元。在高陂陶瓷工业基地,目前已兴建企业13家,其中有9家是陶瓷企业、总投资1.37亿元。这9家陶瓷企业有6家已投产,其余3家可在年内建成投产,今年可实现产值1.6亿元以上。
落户于三河综合工业基地的广东创意陶瓷有限公司是大埔陶瓷行业目前最大的招商引资项目,由港商投资1.089亿港元兴办。该公司占地6.5万平方米,主要生产可降解陶瓷包装盒、陶瓷原料和卫生洁具、日用陶瓷工艺美术陶瓷、仿古陶瓷等产品。该公司全部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值1亿元以上,将成为大埔陶瓷企业中的龙头。在高陂陶瓷工业基地由大埔籍深圳老板郭福琼先生投资1600万元兴建的梅州宝丰陶瓷有限公司,从2003年12月动工以来,10个月就建成了6000平方米的标准厂房并投入生产,产品全部出口至欧美国家。该公司从景德镇引进的现代化隧道窑生产线是梅州目前最先进的,15分钟便可烧成一窑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