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陶瓷工业近几年发展概览

    一、印度最近几年的发展情况

    最近几年,由于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的进入,印度的陶瓷工业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产品质量、生产率和设计水平等诸多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产品在世界市场上更有竞争力。快速烧成和一次烧成技术明显缩短了产品烧成时间,一些产品的烧成周期已达到40分钟或30分钟,这使得矿物燃料的消耗大幅度降低,也使环境污染下降,取得了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但在印度陶瓷工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档次等问题。1998年及1999年,印度的工业发展遇到了困难,产品需求不旺,经济水平下降,但目前已有市场复苏的征兆,工业显示出需求增长的趋势,但是最大的问题是这种趋势如何持续下去。

    二、印度的陶瓷墙地砖

    由于建筑工业的发展,促进了陶瓷上釉瓷砖需求的发展。据印度陶瓷行业一个著名的机构统计,目前印度的陶瓷砖的人均消费率为0.05平方米(西班牙3.4平方米,意大利3.2平方米,德国2.08平方米,中国0.18平方米)。该机构预计印度的人均消费量将有所上升,并预计该行业将以20%~25%的速度增长。

    90年代早期,瓷砖工业形势很好,利润率在40%左右,受这个数字吸引,在过去四年间大约有100亿卢比的资金投入该领域,使产量大增,井出现过剩。1995年~1998年间,印度瓷砖工业安装的生产能力从每年67万吨增加到每年110万吨,但1997年-1998年的需求量只有70万吨,需求增长从20%下降到15%。生产过剩使产品价格受到影响,地面砖的价格比二、三年前下降了10%左右,从而导致企业的利润下降。

    在印度的Gujarat、Rajasthant和Mahrshtra地区拥有27家大型瓷砖生产厂和100家小厂,这里的产值为l00亿卢比,其中小型企业占20亿卢比,总成交额为3亿美元,占世界总成交额的1.3%。1997年~1998年印度瓷砖产量达到了95.6万吨。

    印度的陶瓷企业分两部分,其一是协会的会员企业,他们占有市场份额的大部分,另外一部分是非协会会员企业,所占的市场份额相对较少。

    Kajaria Ceramics、Spartek和Murdcshwar Ceramics是印度三家具有较强实力的地砖生产企业,为了抢占市场份额竞争激烈,目前所占的比例都为15%,其次是H&R Johnson为14%,Regcncy为12%,Bell Ceramic为8%,另外,H & R Johnson在墙砖生产上占领先地位,市场占有率为31% 。

    三、印度的卫生陶瓷

    印度陶瓷协会中生产卫生陶瓷的企业有15家,1996年~1997年期间,安装生产能力及产量分别为11.48万吨和7.26万吨,而非协会会员企业有大约200家,大部分分布在Gujarat地区,安装生产能力和产量分别为8.5万吨和6.5万吨。会员企业和非会员企业的生产增长率分别为10%~15%和10%。

    在印度,非协会会员企业和协会会员企业的卫生陶瓷产值大约在50亿卢比,预计2000年将翻一番。由于印度城区住宅建设的发展,对卫生陶瓷的需求正在增长,而且还将继续增长。

    Hindustan Sunitaryware(HIS) 和Eik.Parry(parry)是印度的两个大型卫生陶瓷企业集团,控制了印度卫生陶瓷市场70%的份额,目前这两个集团公司正陷入激烈的竞争中。不久前,HIS获得了生产能力为6000吨/年的Raasi Ceramics公司,而Parry则兼并了PeddarJohnson,其生产能力为每年1000吨。这样两个公司的实力又形成旗鼓相当的局面。

    由于合并两个公司都宣称是目前印度最大的企业,Parry生产能力为3.4万吨/年,HIS为3.2万吨/年。

    除了Parry和HIS之外,印度还有三个重要的卫生陶瓷生产企业,已成为Parry和HIS的目标。

    四、印度陶瓷的出口范围

    对印度来说,斯里兰卡和阿联酋是两个潜在的陶瓷出口市场,特别是建筑卫生陶瓷产品。斯里兰卡对卫生陶瓷、上釉瓷砖及绝缘瓷的需求量很大,而且市场接纳能力强。在这里高档卫生陶瓷市场主要由欧洲一些国家、马来西亚、中国和印度的产品所控制。在中低档产品上,印度的企业有很大可能扩大其市场份额,至于上釉瓷砖则主要由中国供应,比例非常大,印度厂家是无法与之相比的。

    阿联酋对骨灰瓷的需求很大,这一点印度企业大有机会,但卫生陶瓷则主要来自发达国家的名牌产品。

    五、印度陶瓷未来的发展

    目前,尽管印度的建筑陶瓷工业存在着生产率低、产品质量低、生产过剩等问题,但随着行业的整顿,人们对这类产品认识的增加.以及建筑业的推动,将有望获得继续的发展。原材料资源易得、劳动力成本低等优势也将在这其中发挥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