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记者王盼琛 实习记者赖源海 李智奇 文/图
现场:瓷商甩陶瓷品
4月11日,市区文化宫。
“甩卖!甩卖!大甩卖!如果开价便宜就不卖,我要甩掉了!”一名操着江西口音的男子在叫喊着,并手持要卖的陶瓷品。很多人聚集过来看热闹。他说:“这个艺术品(瓷瓶)原价1020元,现在只卖250元,谁要?”瓷商举高陶瓷品,有人问,能再便宜一点不?有人则说200元?100元?
“砰”的一声,该男子将陶瓷品狠狠地往地上一甩,陶瓷在地上炸开了“花”,该男子说,“你们这样出价格,我还不如这样砸掉,更爽快一点!”
记者在约300平方米的临时“陶瓷城”逛了一圈,发现瓷商在大部分的陶瓷品上贴有一张纸,纸上都写有陶瓷品的名称和参考价格。
陶瓷品上的价格可不是小数目,有的高达20万元,比较大的陶瓷品都在万元以上。而多数陶瓷茶具也要数百元或上千元的价格。
顾客:低价买回高价瓷
一名顾客高兴地拿着包装好的陶瓷品走到路旁,要叫三轮车来载。
郑老汉说,他家里藏有很多德化与景德镇的陶瓷品,每天都在这个“陶瓷城”上观察,已经买回不少陶瓷品。他两天前已看中一个陶瓷瓶,外观非常漂亮。
该瓷瓶标价4880元,他与瓷商交涉,刚开始瓷商还要1500元,经过讨价还价,瓷商说最低也要1000元才能卖。
这两天,他就在该瓷商周围一直逛,可瓷瓶的价格还是不降下来。听说今天是最后一天的展销,他就立即前来与该瓷商洽谈。真是费了很多口舌,该瓷商终于想开了,最后以400元成交。
说法:这些是“垃圾品”
他说,他来泉州已经有10多年,他在老家就对陶瓷很熟悉,只要瓷品让他一看,就知道是不是景德镇的陶器。
这些人来泉州卖瓷器时,他去现场看过一次,一看就知道大部分不是景德镇的陶瓷,一小部分虽是景德镇制造出来的陶瓷品,但这些都是厂家废弃的“垃圾品”。因为景德镇制造出来的陶瓷艺术品,做工都非常精细,成本也很高。
他说,这些瓷商都是景德镇附近县区、郊区的农民或下岗工人,他们到全国各地去以展销形式卖这些“垃圾品”,每次展销都挂着景德镇陶瓷的旗号。
就此事,记者采访了景德镇陶瓷协会的秘书长欧阳先生。他说,他们也接到很多起这样的投诉,也处理了不少。这些展销基本上都没有经过他们批准,由于在外地,他们也很难管得到,只能靠当地有关部门去查处。
欧阳先生说,展销的人都是景德镇周边地区的农民和下岗工人,景德镇市场经济开放了,这些人就利用景德镇名气,自发组织到各地搞展销,有关部门已于2002年开始整顿,但这些人由于受利益的驱动,还是照样组织去展销,所以很难管理。
欧阳先生说,这些瓷品大部分质量比较差,省外产品较多,也穿插些景德镇比较好的瓷器。
最后,欧阳秘书长说,如果市民遇到这种事情,可以向景德镇市政府瓷局反映,或者直接与景德镇陶瓷协会投诉,他们会与当地有关部门去调查这些非法陶瓷展销会。
来自景德镇的官方声音
景德镇瓷局:大部分展销会都没批准,三年前就开始打击
昨日上午,记者就此事电话采访了江西景德镇市政府瓷局综合科。
一名工作人员介绍,这些展销会的大部分陶瓷都不是景德镇的,他们于2002年开始对这些未经批准的展销会进行严厉打击,他们下属的陶瓷协会已抓了很多起,也将他们都告上法院,但还是防不胜防。
这些人有没有欺诈行为?该工作人员说部分是有欺诈,但是还有部分不存在欺诈行为。市民应该多留一个心眼,防止上当受骗。
链接
按规定,展销活动首先要有具备组织能力的资格,是一个公司,做陶瓷经营的,资金要达到一定价格以上才能出去举行展销活动;然后,该组织者要拿着这些材料到市政府瓷局和陶瓷协会审批,并缴纳保证金,并提供出去展销有多少人数、推位和货物;最后还要标明哪里的瓷器。
审批通过后,才由协会发给展销许可证出去展销。出去后在室内展销,应该与当地租用地方的负责人进行签协议,室外不但与当地租用地方的负责人签协议,还要当地工商、城管同意方才能举行这活动。活动完后,要按期返回,退给保证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