醴陵瓷:清丽气质少传世(图)

  在我国众多的艺术陶瓷种类中,醴陵瓷以其温文淡雅、清丽素洁的气质及为数不多的传世作品正越来越被有识之士所赏识。据悉,由广东省工艺美术珍品馆举办的《醴陵瓷艺术精品展》,从本月13日至30日将展出湖南省国家级、省级工艺美术大师、教授、青年工艺师等创作的一批醴陵釉下五彩瓷精品,为广东陶瓷爱好者提供了收藏鉴赏的好去处。

  精美工艺历史悠久

  醴陵瓷始于清雍正七年(1729年),由广东兴宁人廖仲威在醴陵沩山首开土瓷厂。清末民初,湖南文化官员熊希龄开办的“湖南官立瓷业学堂”在长沙铜官窑釉下彩的基础上,自行研制了多种釉下颜料,运用国画技法,通过三次烧制,发明了令人耳目一新的釉下五彩瓷。1907年至1915年先后在“武汉劝学会”、“南洋劝学会”及意大利都朗博览会和巴拿马国际博览会获得四项金奖。由此醴陵瓷名扬天下。从上世纪50年代起,醴陵瓷成为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国家领导人的生活用瓷和国礼用品。

  所谓釉下五彩是指在经素烧后的泥坯上直接作画,浇上高白透明釉经高温烧成。五彩并非只有五种颜色,而是泛指多彩的意思。醴陵瓷器的成型及烧制与它瓷无异,而独特技艺之处在于勾线与分水。瓷艺家在绘制画面时带油性的色线能阻隔填色水彩的外渗,勾线的墨色在一定高温下消失,呈现空白效果,分水填色则通过挤、收、点水等操作技法淋漓尽致地表现醴陵瓷的色彩效果,从而使画面轮廓清晰,茎叶层次分明。近年来,醴陵釉下五彩不断改进釉料,将色调由浓彩趋向浅淡,所表现的图案更能体现工笔画的意境。其艺术之美,更能渲染现代家居生活。

  收藏之蕊芳香扑鼻

  “一件好的醴陵釉下五彩瓷,应该集胎质、器形、绘饰完满于一体。一般来说,瓷质细腻洁白,釉面晶莹润泽,画工精美,构图生动,意境清新的为醴陵瓷精品。这是收藏爱好者追求的最高境界。”据醴陵五彩堂总经理唐斌介绍,醴陵釉下五彩瓷的出现距今仅为百年历史,由于张扬不够,作品扩展面不宽,创作数量有节制性,未及景德镇、潮州两地泛滥,传世作品屈指可数。醴陵瓷现仍处于初始阶段,收藏爱好者如看准时机,应有不俗的回报。

  据记者了解,醴陵瓷唯一的一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邓文科,从事瓷艺50余年,多以花鸟见长,他的作品功底深厚,生动活泼兼画风清朗,他是毛主席用瓷的主要设计者之一,他所绘制的醴陵瓷精品,被中南海紫光阁、北京人民大会堂、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在民间的作品不到百件。目前作品价位仅在20000元左右。如今邓文科大师已是古稀之人,出作品已少之又少,不少业内专家估计其作品5年内翻番大有可能。

  而湖南省工艺美术大师邓景渊,早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以釉下彩山水画见长,他的作品笔触细腻,意境丰富而深远。他也是毛主席用瓷的主要设计者之一,2001年被文化部授予“世界华人艺术家”称号。2004年广东省工艺美术馆馆长谭伟彬登门造访邓景渊时,其作品市场价格为15000元,最近忽闻这位65岁的大师因病作古,其遗作陡然升至30000元。而仅留存在市面上的20件作品成为绝唱之作,升值空间更大。

编 号: 1393262    摄影作者:   文件名:yjjzll5427.jpg  文件大小:49K  高 X 宽:300 X 400  说明:yjjzll5427.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