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七旬大师“制”出永不凋谢的鲜花

    据《广州日报》报道:花瓣薄如蝉翼,花蕊细如发丝,仿佛轻触一下便要片片散落。真是难以想象,这不是真花,而是在1300℃高温下烧出的瓷花。瓷雕大花篮盛放瓷花50多种近600朵

    记者昨日便在目睹了潮州著名瓷塑艺术家、年届73岁的广东省工艺美术一级大师王龙才创作的这批令人匪夷所思的“永不凋谢的鲜花”。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数“春色瓷雕大花篮”。花篮高120厘米,宽82厘米,篮身呈六角宫灯形,三层镂空,花篮上盛放着50多种、近600朵桃花、梅花、玫瑰、水仙、海棠、剑兰、菊花等形态生动、群芳簇拥的瓷花(见图)。据介绍,如果把它独自置于水面,居然能漂浮不沉,令观者拍案叫绝。这件花篮分三次烧就。先烧制花篮,再烧制提手、最后烧制600朵花,一共烧了6个月之久,8个坯子只烧成一个。仙人球盆景收藏者误以为乃天然之物

    而展品中众多的仙人球更是令人爱不释手,除了球茎清新爽快之外,配上一根根纤细如针的针叶,几乎令人真假难辨。据说当年陈家祠展出一座王龙才创作的仙人球盆景,竟被一位从事收藏的爱好者误以为天然之物。

    潮州枫溪美术瓷是广东著名的传统工艺美术,有1200年历史,在国内及东南亚早已闻名遐迩,其中出现于上世纪初的瓷塑,以瓷花、通花瓷雕在枫溪瓷中最富有特色,在全国陶瓷业独树一帜。而王龙才更有南国瓷艺界“花魁”之称,从艺50年。1978年邓小平访朝,代表中国政府送给金日成主席的1.2米高的多层镂空嵌花《友谊通花瓶》便是由王龙才主创。大师封刀瓷雕技术可能就此失传

    王龙才介绍,枫溪瓷塑无论大型巨构,还是案头小件,均出自手工制作,由揉、捏、塑、贴、浮雕、通雕、线刻、彩绘及色土配制等主要工序而成。尤以大型作品,多层镂空,通花要一刀一刀刻,瓷花要一瓣一瓣捏贴成形,相当费工。

    这次王龙才带来的是他的60件封刀之作,这也是老人50年艺术生涯的告别展。据专家介绍,日后想要再见到这样精彩的瓷雕,恐怕是越来越难了。许多从未被别人掌握的技术,也许就随老人的封刀而失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