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醴陵市昨天(8日)举行西气东输工程天然气通气点火典礼,这标志着醴陵的传统陶瓷产业将彻底告别以煤、油为燃料烧制陶瓷的历史。
“天下名瓷出醴陵”,醴陵市是全国闻名的“瓷城”,远在东汉时期就有教大规模的陶瓷作坊,2004年,全市有419家传统陶瓷企业.最初烧瓷,醴陵人以木柴为燃料,建国后的五十年代中后期,醴陵瓷业烧制技术实现了由柴窑到煤窑的转变,所用主要燃料扩展为油和液化气.由于历史原因,醴陵市的陶瓷企业很大一部分集中在城区和郊区,在老城区七点六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耸立着两百多个烟囱,大量烧煤,造成了典型的“煤烟型”大气污染,市区内千百年来长期烟雾笼罩,全年城市空气质量达三级以上标准的天数不足半年,是湖南省癌症高发区。
湖南国光瓷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建平说:公司目前有十六座窑炉改造完毕,开始使用天然气烧制陶瓷,不仅成本降低了35%-50%,而且产品成品率提高了10%以上。
醴陵市委书记杨治平致辞说:天然气进入醴陵市,是醴陵发展史上的一大盛事,标志着醴陵陶瓷产业将在一个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的提升和飞跃。
随着国家“西气东输”项目的实施,醴陵市从2001年开始立项天然气输入工程.作为湖南省首批西气东输工程的受惠城市,天然气将给醴陵的陶瓷产业带来一场新的能源革命,两百多个烟囱将不再浓烟滚滚,而且可以降低瓷业产品的成本,提高产品的成品率,提升产品的竞争力.据有关专家测算,醴陵陶瓷产业使用天然气等于把整体效益向前推进了解5年。
醴陵市将成为一座“绿色瓷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