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餐桌上的“不洁”瓷具--江城陶瓷铅超标调查

居家过日子,陶瓷器具必不可少。然而,国家质检总局连续5年跟踪抽查发现,部分表面光鲜、色彩绚丽的陶瓷器具,其实隐藏着不少看不见的危害,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铅、镉溶出量超标。

近日,记者走访武汉三镇调查,结果令人堪忧。更重要的是,这种危害并没有引起市民重视。

令人忧虑的是,昨日,《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正式实施,但《规范》也未提及食品器具尤其是陶瓷餐具的铅、镉含量超标的问题。

目击 劣质瓷具卖得俏

9月16日中午,汉口花桥一村车站附近,两名商贩拖着一板车彩色瓷碗、碟,沿街叫卖,10元钱一套(两碗两碟)。因为便宜,而且色泽鲜艳,很快,板车周围围满了人,一位老太太一口气买了3套。

9月18日傍晚,武昌学院路。地摊上摆放着各式各样的卡通瓷杯,1元钱一只,一群学生围在摊位边仔细挑选。

在以上两个现场,记者进行了仔细观察,发现这些瓷器有以下特点:

包装箱上没有产品名称、厂址,箱内也没有标明产品名称和等级的说明书。瓷器外表粗糙,而且上面有不同程度的斑点,外形也十分不规则,属典型的“三无产品”。

在花桥一村车站,当记者对这些瓷器的安全性表示怀疑时,小商贩有些不屑一顾地说:“杯子、碗嘛,一不吃进肚子,二不穿在身上,怕什么?”同样,顾客对此也毫不在意,很少有人能听进记者善意的提醒。

探访 餐饮店是最大的买主

近日,记者走访了位于汉口沿河大道的汉正街瓷器市场。和记者在街上偶遇的情景相似,这里的多数瓷器都没有标明生产地址,也没有任何产品标识。

据一些店铺老板称,他们销售的瓷器主要来自江西景德镇、广东潮州和佛山,质量不同,价格也有很大的差异。便宜的瓷具一般供应给本地的一些酒店、餐馆、咖啡厅等各类餐饮店。

老板们毫不避讳地告诉记者,一般从小厂进回的瓷器价格便宜,成本低,次品多;而正规厂家生产的瓷器价格比较贵,酒店餐馆不会买。

连日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市民普遍对这个问题很陌生,一般人的态度是:“应该不会出什么问题。”

在一些超市,记者留心观察并访问了一些顾客,发现购买陶瓷餐具时,主要考虑的是价钱、样式等,至于铅、镉溶出量是否超标,大多数人压根就没有听说过。

    抽查 餐饮瓷具铅超标

据介绍,日用陶瓷的铅、镉溶出量是涉及安全卫生的两项最主要的指标。按国家有关规定,陶瓷餐具镉溶出量不得超过0.5mg/升,铅溶出量不得超过7mg/升。据一项抽样质检结果显示,目前在地摊上销售的陶瓷餐具中,有60%以上为不合格产品,有的铅、镉的溶出量竟超出规定指标的10余倍,甚至几十倍。

国家质检总局已从2000年连续5年跟踪抽查,发现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铅、镉溶出量超标。

抽查结果同时表明,小型个体私营企业质量较差。一些小型私营个体企业,明知使用的材料质量低劣,但为经济利益驱动,仍组织生产、销售。有的企业随意降低烧烤温度,烤花时超密度码放,造成产品铅、镉溶出量超标。

抽查发现,至今仍有较多小型私营个体企业,不具备铅、镉溶出量等强制性标准项目理化测试手段,对国家规定的强制指标,没有严格的控制措施。

    现实 从未检验瓷具铅含量

连续数日,记者采访了省市两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得到的答复令人惊讶:湖北省从未进行过陶瓷饮食器具的质检。

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有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进行过饮食瓷器的安全抽查,对各餐馆和市民日常使用的瓷器铅含量是否超标,暂时还不是很清楚。

武汉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有关人员表示,目前他们还没有质检过饮食瓷器的铅含量,是否能进行质检也不太清楚。

武汉市疾控中心检验所工作人员说,由于没有检验标准和方法,他们也从未做过此类检验。

省消协315网站余站长说,陶瓷饮食器具铅含量超标,对人体危害十分严重,但由于危害是慢性的,不易察觉,目前消费者还未能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因此,目前消协还未接到过这类投诉。但他们已将国家质检总局抽查结果在网上公布,希望引起消费者的注意。

昨日起,卫生部发布《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正式实施,但记者通读全文,也没有发现有关食品器具尤其是对瓷器铅、镉溶出量的限定,只称“食品容器、工具和设备与食品的接触面应平滑、无凹陷或裂缝,设备内部角落部位应避免有尖角,以避免食品碎屑、污垢等的聚积”。

    警惕 铅含量超标危害大

日用陶瓷饮食器具多具有花面装饰,且大多以釉彩装饰,主要有釉上、釉中、釉下等装饰方式。不同的装饰方式在铅、镉等重金属元素含量上有较大区别。

其中,釉上彩瓷如果在陶瓷花纸加工时使用了劣质颜料,或在花面设计上,对含铅镉高的颜料用量过大,或烤花时温度、通风条件不够,则很容易引起铅、镉含量的超标。有的白瓷,主要是未加彩的骨灰瓷,由于采用了含铅的熔块釉,如果烧成时不严格按工艺条件控制,铅含量超标的可能性也很大。

餐具如果含有较多的铅,当食物与餐具接触时,铅就可能溢出釉的表面混入食物中,长期食用铅、镉含量过高的产品盛装的食物,就会造成铅在血液中沉积,导致大脑中枢神经、肾脏等器官的损伤。

同济医院儿童血液病房教授胡群介绍,镉溶出量超标可导致人体镉中毒引起肺疾病,而铅溶出量超标则可导致人体铅中毒,轻者,表现为易怒、没有食欲、性格改变、腹痛;重者,会导致肾衰、反应迟钝、痛风、周围神经系统病等。对儿童而言,铅中毒后危害尤为严重。轻则影响大脑发育,重的引起颅内压升高、呕吐、痉挛等。

胡教授还称,平常接诊时,常遇到铅中毒的病例,但是否与饮食瓷具的铅超标有关,尚不得而知。

    挑选瓷器小窍门

购买瓷器时,需注意以下问题:

首先,要查看产品包装箱或箱内文件,确定产品名称和等级,看是否为正规厂家生产。

其次,尽量选择表面无明显缺陷、器型规整的产品。盘、碗类产品,可将几个规格大小一样的产品叠放在一起,观察其相互间的距离,距离不匀,说明器型不规整,变形大。对单个产品可将其平放或反扣在玻璃板上,看是否与玻璃板吻合,以判断其变形大小。

釉中彩、釉下彩陶瓷的表面看起来很平滑,有玻璃光泽,用手摸无凹凸感明显,光滑如玻璃。釉上彩陶瓷由于颜料在釉层表面,用手摸凹凸感明显,表面高低不平。

有关专家提醒:大多数陶瓷餐具均含有毒物质。使用前,最好用4%的食用醋水浸泡煮沸,大部分有毒物质就会消失,若发现颜色有明显变化,应弃之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