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4月13日,在云南省大理市召开的“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试点工作交流会”开幕式上,文化部保护工程领导小组公布了保护工程第二批试点名单,其中包括综合性试点3个,专业性试点26个,共计29个试点。在26项专业性试点中,中国陶瓷工业协申报的“耀州窑传统工艺文化保护项目”名列其中。
耀州窑是我国古代六大名窑之一,为北方青瓷的主要产地,分布在铜川市黄堡镇。耀州窑瓷器多为青中泛绿,晶莹兹润,以精美质朴的艺术风格独树一帜,素有“巧如范金,精比琢玉”之誉。耀州窑始烧于唐而终于元。有青釉、白釉、黑釉和酱釉等品种,装饰以刻花、印花为主。北宋时青瓷有很大发展,刻花青瓷尤精,刀法犀利,线条刚劲流畅,构图匀称完美。纹饰有缠枝莲、把莲、牡丹、缠枝菊、波浪、飞鹤、飞蛾、犀鹤、博古、海水游鱼和婴戏图等,龙凤纹则是宫廷瓷器专用题材。器型丰富,盘、碗、杯、碟,瓶、壶、罐、炉、盒、香薰、注壶、注碗、盏、钵、灯、枕等均有。器物造型多变,有花瓣式、瓜棱式、六折式和多折式,外型美观。青瓷装饰技法对其他瓷窑影响很大,河南临汝、宝丰、内乡、宜阳、新安、 禹县、钧台以及广州西村、广西永福等窑都烧制具有耀州窑风格的青釉刻花、印花瓷器。
中国的传统制瓷工艺是长达数千年的陶瓷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正处于一个社会转型时期,工业化、城市化的飞速发展改变了人们的传统生产和生活方式。地区性经济的发展,以及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和审美需求的改变,使得一些有着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的窑口被人为地破坏,或者渐渐地被遗弃。这使得许多地区的传统陶瓷文化处于濒危、失传的状态。与此同时,传统制陶制瓷技艺面临着失传的危险,许多年事已高,但经验丰富、技艺高超的老艺人面临着后继无人的窘境,这种传统的传承方式也随之难以维继下去。如果不能采取及时和有效的保护,我们将失去这些珍贵的有着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传统技艺。因此,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将制定有效的保护方案,及时抢救和保护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