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钧瓷又打中秋牌 “中秋团圆瓶”面世

    在中国传统艺术宝库中有一支奇丽的花朵,人们称它为"吉祥图案"。它那丰富的内涵、善美的理想,正是我们民族文化的象征。吉祥图案拙中藏巧,扑中显美,以它特有的装饰风格和民族语言,几千年来在民间装饰美术中流行,给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带来精神上的愉悦。吉祥图案在民间深受喜爱,应用也极广,它们存在于画稿图谱、建筑雕塑、织品花绣、金漆镶嵌、木器纹饰、陶瓷描绘、窗花剪纸、壁画挂历乃至商标市招、广告宣传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显示出蓬勃的生命力。它吸引着广大工艺美术工作者为它全身心地探求、考证和应用,并创造出无价的艺术财富。

    趋吉避凶的传统心态构造,是中国民俗之树的躯干;丰富多采的吉祥纹图,就是蒂结在它枝头上的缤纷奇葩。

    在中国传统吉祥图案中"福""寿"的演义,深受人们的喜爱。主要是其表示了福星高照,富贵吉祥的象征,也表达了人们祈求添福添寿、岁岁平安的心理。在节日里图个大吉大利的好兆头。 

    说起"福""寿"来,笔者在寻寻觅觅中,发现了一钧瓷浮雕扁瓶,其名为"中秋团圆瓶"该瓶径约26.6厘米,高约28厘米,厚约6.6厘米。因色润雅致,让我爱不释手。细细品赏,发现它蕴藏着耐人寻味的祈福致祥的含义。该瓶正反两面各上下浮雕两只蝙蝠,中间是两个左右相连、正反通透的古钱;两只蝙蝠身披古"寿"字(见图)。瓶沿由72个圆柱围绕构成。底座由两片祥云托起瓶身。通过仔细地品读该瓶及其种种图案,从它的音、形、意来解释,第一,"蝠"与"福"字谐音,蕴含吉祥之义,又巧借钱眼,寓意:"福在眼前"。第二,利用古钱的通透方孔,内含"出门见钱(财)"、"福到财来"之义。第三,瓶体浮雕蝙蝠身覆"寿"字,口衔双古钱,"蝠"与"福"字谐音,"双钱"与"双全"谐音,意含"福寿双全"。第四,瓶沿七十二根天柱相连组圆,以七十二为系数组合"福地",双古钱透雕镂空,别有"洞天",意呈"福地洞天"之象。第五,瓶体状如满月,形同中国传统"中秋月饼",两片祥云托起圆月,意含"团团圆圆",充份体现了该钧瓷瓶的名字"中秋团圆瓶"。

    "中秋团圆瓶"正是中国人丰富的艺术想像力和实用哲学結合而成,象征"福寿团圆"的吉祥之物。

          浮 想 篇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这是唐朝一位诗人描写中秋节之夜思念友人的诗句。中秋之夜,月满中天,可自己却与友人天各一方,怎能不勾起绵绵的思念之情? 

    在中国传统节庆文化中,追求团聚、享受团圆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这一主题在满月如盘的中秋节表现得更加鲜明而挚烈。天上月圆,人间饼圆。以中秋为期,手提圆圆的月饼到亲人那里转一转,到友人那里坐一坐,这是一种多么美好的叙亲情、话友情的氛围。
但近年来的中秋节,随着人们生活水准的普遍提升,你在走亲访友时便隐隐感到了一丝遗憾:在这样一个美好的节日,除了可供食用的月饼,竟然找不到一件既与中秋节的主题相契合、又有珍贵艺术收藏价值的纪念品!

    这个时候,一件专为中秋节设计的钧瓷工艺品"中秋团圆瓶"摆在你面前,你将是一种怎样的感受?

    让我们来看看"中秋团圆瓶"吧。该瓶瓶体状如满月,形如中秋月饼,你看到这样一件艺术品,即使对传统节庆文化所知甚少,亦会很快意识到是一件中秋礼品。中秋的月亮是圆的,中秋月饼是圆的,该瓶取月亮之状、月饼之形,自然会使你想到团团圆圆,想到美美满满,想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十五的月亮以圆为特征,这一特征经过人们的联想折射到人事上,使中秋节有了团圆的内核。这一内核在后来的发展演进中不断得到强化,因而,中秋节又有了团圆节之称。由此推之,传统的中秋食品月饼便被称之为团圆饼,中秋节亲朋好友的聚会便被称之为团圆会。该瓶取名为"中秋团圆瓶",也算是名副其实,契合了这一节日主题吧。

        品 赏 篇

    如果拿起"中秋团圆瓶"细细把玩,相信你会有更多喜出望外的发现。

    在中国名瓷中,汝、官、哥皆主单青色,唯钧窑独异。钧窑不靠人工描云象云、画竹似竹,而是通过窑变工艺,形成色彩深浅不一、斑斓多变、出神入化的美妙图画,营造出"钧不成对,窑变无双"、"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艺术效果。在"中秋团圆瓶"上,你会看到经窑变而呈现出的各种奇异的景观。看着一瓶一景、景随人意、奥妙无穷的色彩变幻,你可能会联想到嫦娥奔月、白兔捣药、吴刚伐桂等经典神话传说中的情景,也可能会联想到"冰壶含雪魄,银汉漾金波"、"轮影渐移花树下,镜光似挂玉楼头"等优美咏月诗句中的意境。

    优秀的传统工艺品永远是民俗文化的主要载体,透过"中秋团圆瓶",你会捕捉到丰富的民俗文化信息。该瓶为浮雕扁瓶,正反两面的上下两端各浮雕两只蝙蝠,蝙蝠身披古"寿"字,口衔两个左右相连、透雕镂空的古钱,瓶沿由72个圆柱围绕构成,底座由两团祥云托起瓶身。这里巧借民俗艺术中惯用的谐音取义的表现手段,以"蝠"谐"福",以"钱"(古称"泉")通"全"。通观瓶体上的吉祥图案,自然会联想到"福寿平安"、"福寿双全"、"福在眼前"、"福到财来"、"福地洞天"等民间吉祥话语来。有点文墨的,还可能会联想到"寿同山峦永,福共海天长"、"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等寿诞名联。

    思绪至此,你又可能会生发出这样的感慨:"真所谓一窑烧出缤纷天下,一瓶尽显传统文化。"

       收 藏 篇

    天高气爽秋月圆,应将甜饼邀婵娟。中秋月圆之时,看重亲情友情的炎黄子孙往往把一片深情寄托于节日美食--月饼之上。月饼以圆为表征,象征人间的团圆。平时为生计而忙碌,亲人友人难得一见,中秋佳节来临之际,送上一包象征团圆的月饼,就是送去了一个美好的祝愿,这正是月饼作为中秋礼品传承千年而不衰的原因。

    但细心的人们发现,近几年,月饼作为中秋礼品正逐渐失宠。一方面,从呈送者的角度说,做工再精细的月饼也毕竟是面食,其"礼之轻"已难以担当起表达与亲友间深厚情意的重任。于是,人们便在月饼礼盒中放进了茶叶、手表甚至金银饰品以加重礼品的份量,这样一来,月饼作为中秋礼品便失去了它原初的意义。另一方面,从收受者的角度说,如今的丰衣足食使得人们不再把月饼当做稀罕的美食,他们在笑纳了礼品以表示礼貌之后,有的甚至懒得打开礼盒看一看,便把它丢在一边任其霉掉烂掉。在经济、文化高度发展的今天,人们急切企盼着一件既有中秋民俗文化内涵、又堪称有品位上档次的中秋礼品出现。

    钧瓷礼品"中秋团圆瓶"的问世,可谓生逢其时。

    中秋节的客来朋往,不外乎互祝团圆,互致福寿,互道发财,互问平安。买一件富含传统民俗文化的"中秋团圆瓶"送到亲朋好友的面前,一切尽在瓶上,何劳你再多言。

    更主要的是,你送去的不只是一个美好的祝福,更是一件值得收藏的钧瓷工艺品。俗语云:"纵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片。"又云:"雅室无钧,不可夸富。"这样一件值得珍藏的东西摆在面前,亲朋能不乐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