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以来,天南地北的陶瓷产区多在祭出各自天下第一的传说故事的同时,掀起了为争“都”、筑“城”大做文章的风潮。
先议“都”字就有唐山挂起“中国北方瓷都”牌子;德化获得“中国瓷都·德化”称号;潮州成立申报“南国瓷都”办公室;夹江高喊“西部瓷都”;法库打造“北国瓷都”……筑“陶瓷城”亦多见于媒体频频报道淄博、景德镇、佛山……陶瓷产区竞相争“都”、筑“城”究竟有何益处?从观察分析中我们不难发现存在着这么几条:
一、“中华向号瓷之国”,争称“瓷都”的产区,理应在陶瓷发展史册有过名望或正在创造辉煌;否则,申请“瓷都”称谓的报告与所附材料便无从下笔。
二、“瓷都”是块含金量很重的招牌,而“陶瓷城”则欲达到强大吸引力和巨大凝聚力的目的。金字招牌又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结晶,属市场竞争之锐器,在推行品牌战略的当今社会,谁不想争、谁不想筑、谁不想占有呢?
三、可以肯定,各产区争“都”之目标,正是针对景德镇。无须掩饰,处于经济转型时期的景德镇瓷业规模不断萎缩,市场份额持续下降,成了各产区争占“瓷都”的大好时机。
一些资深人士也围绕争“都”、筑“城”两大热门话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普遍认为筑“城”,争“都”既是大势所趋,更是严峻挑战。假如说,筑“城”乃陶瓷产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那么,称“都”则需众人公认,决非自封的。能不能继续保持中外扬名的瓷都荣誉称号,只能让市场、让消费者、让历史去作出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