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公巷古窑遗址引起国内外古陶瓷专家关注

 

  一直倍受关注的河南省汝州市张公巷古窑遗址,5月20日吸引了来自全国和英、法、日、韩、新加坡、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近百名古陶瓷专家和学者,云集汝州。现场上专家们对张公巷古窑遗址的断代和发掘出的稀世珍品标本进行了考察论证。 

 

  记者现场主持:这里是河南汝州张公巷,2000年在这里发现了古窑遗址,因为当时发掘面积太小,专家无法对它的年代性质进行论证。今年2月5日,河南省考古研究所对这里进行了再次发掘,这次发掘面积是124平方米,今天上午,将有全国一些知名的古瓷专家来到现场,对这个古窑遗址进行考察,然后,再对它的性质进行论证。 

  专家们首先来到了新发掘的3号、4号探坑前进行实地考察。河南省考古研究所所长孙新民向专家们介绍当时发掘的情况。 

 

 

  同期声:河南省考古研究所所长孙新民:这个坑挖的是八乘八,八八六十四平方米,在这个范围内总共八层…… 

  随后专家们又来到汝州市博物馆,这里摆放着大量从张公巷发掘出来极为精美的青瓷器和标本。这些器物和残片引起了与会专家的极大兴趣。中国古陶瓷学会会长汪庆正先生专门拿起一个瓷片来到室外,在阳光下用专用仪器仔细查看。 

  中国古陶瓷学会会长汪庆正:这个胎和宝丰典型的不一样,那么釉质也不一样,一个厚,带乳质状…… 

  据介绍,在汝洲张公巷古窑遗址发掘出的这一批青瓷器和标本,与宝丰清凉寺汝窑址发掘的青瓷器和标本有所不同。专家们认为,巷窑址是继宝丰清凉寺汝窑之后的一处重要的古窑遗址,但由于从探坑中发掘出有宋代、金代、元代等不同时期的实物标本,因此专家们对张公巷古窑址的年代和性质看法不一。 

 

    1、中国古陶瓷学会会长汪庆正:我个人的看法,是一个北宋官窑。历史上有两个北宋官窑,但是在那个地方不知道,有人说汝窑就是北宋官窑,长期以来国外也有这个说法,但是,找不到你就把汝窑拉过来这不行。张公巷发现以后,很可能是北宋官窑。 

  记者:2001年汝州年会您就是这个看法,至今您还是这种看法? 

  汪庆正:更坚定了(这种看法)。更坚定了。更坚定了。 

  2、中国古陶瓷学会名誉会长耿保昌:是宋代没问题,但是汝窑还是官窑这两个定义上,还需要研究研究再说。 

  而一些河南的古瓷专家提出了另外的观点。 

  1、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赵青云:我认为张公巷窑的时代是金代,它的性质是地方官府办的一处窑场。根据我的判断55号灰坑出土的铜钱和出土的器形,应该是典型金代东西其中有一样最典型的器物叫白釉柱子,这个白釉柱子造型器身修长,施化妆土上半截釉下边是高喇叭状的全足,应该是金代典型的东西。 

  专家们在现场向记者透露的对张公巷古窑址的断代、性质的不同观点和看法,预示着今后两天的研讨会将更加激烈。 

  据了解,这次研讨会也将对河南巩义黄冶窑遗址考古发掘的唐三彩的工艺流程以及在此发现的唐清花的生产年代做进一步的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