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宿迁市区楚街展销景德镇瓷器的几十位商人并没有看到想象中的火爆销售场景。昨天早晨,一位瓷器商报怨说:“原指望能在宿迁抱个‘金娃娃’,像这样下去却恐怕运费都难以挣回。”
素有西楚遗风,喜爱摆设瓷器的宿迁人,面对玲琅满目的精品瓷器何以如此冷淡呢?两天来一直观看展销会的市民朱先生一语中的:“漫天要价,把真顾客吓跑了。”
这次展销的各种瓷器多达近千种,其中不乏高级工程师的作品,要价从28800元至数百元不等。一位行家分析说,这些产品绝大多数是“新鲜出炉”,因此那些动辄上万元、讨“口彩”的要价已属“谎价”。精品价格高本无可厚非,况且名瓷本无价,只要自己喜爱,就物有所值。但我们发现,一些制作工艺、款式相同的瓷器,在不同的摊位,价格却相差得离谱。以一只机制的瓷器狗为例,相距不到10米的三个摊位,分别要价880元、1280元、1680元。与记者同行的瓷器行家钱先生说:这种瓷器狗与需要精雕细刻的瓷器不同,它是由模具制胎,可以成批量生产。在其产地景德镇,每只价格也就在百元上下。果不出钱先生所料,我们使出浑身解数,与一位青年瓷器商一番“套瓷”后,探出了底:这样的瓷器狗进价仅110元左右。
市民宋先生看中了一款乳白色的瓷灯,在放大镜下,那精美的雕刻图案着实让宋先生爱不释手。一打听价格———1380元,而且“概不还价”。囊中羞涩的宋先生回家后,即让妻子前往“侃价”。好家伙,不到一个钟头,要价竟然“跳水”到了不到380元。宋先生无奈地说:“瓷器是易碎品,长途运输确实不易,要价高点,也在情理之中,但一时一个价,确实让人生疑。”
展销会所在的楚街南首,地处市区的中心地带,人气很旺。面对各种精品名瓷,许多市民着实大饱了眼福,但也仅仅是饱了眼福。仔细端详标价签上的“天价”,许多顾客只有咂舌后退的份,真正挣钱购买的人廖廖无几。“货到地头死”,何况又是极易破碎的瓷器呢?一些深谙此道的顾客表示,要等待瓷器商们撤展时的大甩卖。
面对宿迁市民这一“购物理性”,一位自称已在我省3个地级市展销过瓷器的女商人满脸愁云地说:“宿迁人还价比无锡人、上海人还精明。”
对此,有顾客认为,这位女瓷器商的思维进入了一个误区:吸饱水份让人挤。一些顾客还表示,虽然“从南京到北京,卖家总从买家精”,但随着知识的普及、市场信息的传播,瓷器的玩家或收藏者对各种瓷器的价位还是有较为准确的判断,“谎价”已难以蒙人。
作为主人,对这些远道而来的展销商应该给予贵宾般的礼仪,但作为顾客,我们也想向他们坦诚地进上一言:做生意诚信为本。瓷器商们能否在留足合理的利润空间的基础上,挤干水份,定出一个符合实际的价格,这样,您卖得高兴,顾客也买的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