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瓷身价陡增

  特殊年代的“文革”时期,瓷器上大都带有浓郁的政治色彩。在制作工艺、图案造型、题款铭文等方面,均与历代瓷器存在较大的区别。

  “文革”瓷不是泛指“文革”时期所有瓷器产品,而是那些具有典型的“文革”时代色彩的瓷器。“文革”瓷生产年限很短,基本在1967至1970年间,制作工艺精良、品种造型多样,既有碗、盘、杯、壶、缸、钵、笔筒之类日用瓷,又有花瓶、瓷板、座盘、挂盘、瓷雕、像章等陈设艺术瓷。从表现内容上来看,“文革”瓷图案多样,装饰画面的主角是毛主席,人物有革命样板戏、英雄豪杰、知青上山下乡、五七干校、赤脚医生;山水有革命圣地瑞金、井冈山、遵义、延安和上海一大会址、嘉兴南湖;文字有毛主席语录、毛主席诗词和手迹;花鸟有红梅、喜鹊梅、松柏;瓷雕有毛主席坐、立塑像、白求恩、张思德、雷锋、王杰、欧阳海塑像,革命样板戏群雕等。

  二三十年前,“文革”瓷器不被人们重视,到处都可以看到,只把它当做一般日用品使用。现在,收藏“文革”瓷器的人越来越多。由于“文革”瓷器产生于特定的历史时期,而且生产年限不长,故有特殊的收藏价值,潜力是比较大的。

  新加坡的一位姓杨的大夫,已经收藏“文革”瓷器近4000件,他积极研究“文革”陶瓷史,编撰了“文革”陶瓷精品图录。其中有毛主席大力表扬的白求恩大夫、赤脚医生、针刺麻醉等,构成了杨大夫“文革”陶瓷专题中的一个小专题。

  1992年10月,北京国际拍卖会上,一只绘有现代革命样板戏、知青上山下乡、五七干校画面的花瓶,由280美元起价,最后以5000美元易主,1998年3月,某中国瓷器专场拍卖会上,一件底价为500元的“文革”瓷———釉上初升太阳瓷瓶,经过激烈竞拍,最终以3000元成交。日前,一件高40厘米,直径20厘米《毛主席去安源》瓷瓶拍卖成交价为2万元。

  据了解,一个批走资派的“文革”人物瓷器,在深圳集邮收藏品市场的报价就达数千元。即使是一个“文革”瓷杯子,其价格也高于现在商场中同等品质的杯子数十倍。报刊上,常有爱好者出价30元至1000元,甚至更高的金额求购文革瓷。

  “文革”瓷的鉴别方法,注意三点:一是“文革”瓷无繁体字;二是“文革”瓷大都用贴花,画花极少,须细心分辨;三是“文革”期间画瓷作者不会落款,有落款的一般为赝品。另外,“文革”瓷釉色用料朴素,不艳者为多。投资收藏“文革”瓷时一定要注意这些问题,以免走眼上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