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记者来到这座位于县城叶镇北郊的现代化工业园区。还没等走近,就已强烈感受到这个县用一年多时间巨手描画的“北方第一瓷都”的夺人气势:接天连片的或浅蓝、或乳白色巨大厂房,占地6平方公里(万余亩)的铺排,5个分工不同但尽显理性的功能区,平展的厂区道路、整齐的路树、草坪、环岛等组合而成的花园式感觉。记者入园时,恰逢福建闽清商人投资的佳美陶瓷有限公司第二条生产线刚刚投产,在人们的欣喜注目中,带着炉温刚出窑的内墙瓷砖,晶莹润泽,品质上乘,寄托着佳美人搏击陶瓷市场的无限希望。
建平有悠久的陶瓷生产历史,县境内矿藏富集,瓷土、硅石、硅灰石、紫叶石,膨润土、高岭土等陶瓷坯体所需原料可100%就地解决。可是,虽拥有富源,多年来这里的陶瓷业却没能做大做强。去年,经过考察论证,他们认识到,兴建工业园区,不但可以引来域外资金和客商,更可以引来先进技术和高新产业。思路决定出路,从2003年8月6日开始,园区“三通一平”等举全县之力的基础设施大会战正式打响,到今年10月园区正式竣工剪彩,一年多的时间里,会战规模之大,人力、车辆动用之多,全县上下干劲之足,均开历史之先河。
为保证园区总体规划不但要有前瞻性,又要实现资源共享,水、电、路与项目衔接,时间上长期受益,空间上多企业共用,他们对入园企业的规模、环保、能耗、市场等要素逐一把关,除配套项目外,投资千万元以下项目不准入园。每逢建园或引资大事,县委、县政府都马上召开常务会议议定,难点问题现场办公解决。
梧桐栽好,更要引凤求凰。他们坚持建设、招商两不误,县领导带队南下北上接连八次出征招商,对来县里考察的投资商则以诚信待人,先交朋友后谈项目。去年非典期间,河北霸州一搞密度板项目的商人出外考察遭冷遇,到建平后意外受到热情招待,县委书记请吃饭时向他介绍工业园情况,该商人当场决定,不搞密度板转投陶瓷业。为了真正创造好软环境, 他们把园区确定为“无费区”,并对投资商提供策划式服务、参与式服务、督办式服务和全程跟踪式服务,现已引来9家客商、11个项目、16条生产线进园落户,已签约的投资额超3.5亿元。而且9个已入园的企业最小的投资也在2500万元以上,厂房面积最大的达2.2万平方米,最大的窑炉长200米。第一条投产的、由河北商人投资的新瑞德公司内墙砖生产线,日产已达1.6万平方米。据了解,去年建平全县工业总产值12.24亿元,今年可望超过16亿元,其中包括陶瓷业在内的矿业一项就在9亿元以上。预计全部建成投产后,将形成年产两亿平方米、产值40亿元的产能,在全县经济比重中份额可达60%。
点评:梧桐栽好,更要引凤求凰。建平县坚持建设、招商两不误。陶瓷工业园良好的软环境建设使投资商纷至沓来。现在蓄势待发的陶瓷工业园冲劲十足,建平的县域经济,也将在陶瓷工业这一平台上再攀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