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佛山秋季陶交会和陶艺节日前闭幕,本届佛山陶瓷展因为“整合”这个话题,受到业内人士广泛关注。而现在佛山会展业迈出整合第一步之后效果如何?相信这是业内人士更加关心的话题。
今年佛山石湾因为实现了陶交会和陶艺节同台献演,使参观者少了那种“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感觉,两场展会相对独立的操办也大体维持了各方的积极性,会展效应算过得去。但由于主展区缺乏艺术陶瓷这一块,使得陶交会和陶艺节的整合更多地只有观念上和形式上的意义。明年如两个“秀”要一起做,则主展区最好有艺术陶瓷这一块的内容。
然而,这种深度融合的构想可能最终还是要碰壁。主要原因:一是中国陶瓷城本身的展览面积有限,除去固定展位,临时展位也就百来个;二是因为大量固定展位的出租,使得中国陶瓷城严格来说,并不具备真正意义上的展览中心的功能,而只能称得上是一个商贸中心;三是中国陶瓷城背后的资本的意识也非专业做会展,会展只是营销的辅助手段。在这种思路下,石湾“两会”要有机地合一,在条件上并不成熟。
同样的问题差不多也出现在华夏陶瓷城。华夏方面有一个专业的展览中心,而一些企业固定的展示、营销中心则分散在展览中心的周围,这种设计初时的想法大概是:通过展会促进展示、营销中心的招商,展示、营销中心的招商反过来又促进展会的扩张。而从实践来看,招商和会展也确实实现了互动,达到了预期目的。
但随着进入华夏陶瓷城的企业越来越多,它作为佛山陶瓷产业营销中心、企业总部中心的角色就越来越突出,会展中心的角色相对来说则明显弱化。如何强化会展中心的地位?大家想到的一个办法就是在华夏陶瓷城对面1500亩的空地再加建一个大型的专业的会展中心——可以是一个综合性的建材、装饰会展中心。这个构想如果成功,实际上也就意味着佛山陶瓷行业会展资源整合可以真正落到实处。因为只有这样,整合后的佛山陶瓷博览会或交易会才可能有一个类似广交会那样的具有强大辐射力的永久性会址。否则,按现在两城可用于临时展示的面积,会展资源就算形式上整合了,也只能是为广交会凑个热闹,参观者还免不了要在南庄石湾两地间来回奔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