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瓷器东莞遭冷遇

  看的人多,买的人少,瓷器商一筹莫展。

  “眼看半个月的期限到了,绝大部分瓷器都没有卖出去,怎样拿来还要怎样拿回去,这次亏大了。”前日下午,记者在东莞文化广场上看到,前来展销瓷器的四五十家景德镇瓷商,望着大批货品一脸无奈。

  最多卖得二三千元 

  一摊主虞先生告诉记者,他们是和东莞文化广场方面联系好的,集体从景德镇过来,有的是厂家销售,有的是个体户。他们采用这种到全国各地“走摊”销售的形式已经有五六年的光景了,效果相当不错。没想到自己第一次到广东来竟如此出乎意料。到文化广场来来往往、休闲娱乐的人很多,但看的人多,买的人少。 
  “以前到其他地方,一周左右货就差不多卖完了,现在半个月了,货基本还是那些。实在卖不了,也只有带回去了。”几位摊主聚集过来算了一笔账,来时的运输费用近万元,广场的场地租金一二千元,半个月在东莞的吃住花销费用上千元,货品卖不出去,运回去还要一笔运输费,再加上折损费,肯定亏本。据说,其中卖得最好的也只有二三千元进账。 

  艺术观赏品少人问津 

  记者在现场走了一圈,发现前来游走观看的人不少,真正选货的人确是寥寥无几。几位中年妇女挑拣了一些花瓶、瓷碗、茶壶等家用品。摊主桑小姐说,这些附带的小家用品还好卖一些,纯粹的艺术观赏品少有人问津。他们这次带来的瓷器除个别精品外,价位基本适中,比较贴近老百姓生活。但东莞人似乎不怎么感兴趣。 
  记者询问了几位顾客,他们均表示看看而已。买了一套茶具的陈女士说,自己对瓷器不懂行,艺术品不会随意买,再说东莞也有一些瓷器店,家里有一两件也就够了。 
  东莞的老文化人张先生说,这样的瓷器展销东莞每年都有一次。按照习惯,春节前,东莞人都喜欢买花瓶,“瓶”与“平”同音,有买“平安”寓意。现在时间上有一点早,但场地租金应该不贵。东莞还有一种人比较喜欢逛这样的场子,就是有收藏爱好的人,会认真选一些东西,但毕竟是少数。近年来佛山、潮州等地生产大量陶瓷,对景德镇瓷器也有一定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