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瓷器展销闹剧会否重演?

  瓷商称:“全武行”肯定不会有,但瓷器可能还是要砸的 
 
本报讯 (记者刘罡)4月26日,火车站世贸广场的景德镇瓷器展销摊上演全武行,5名瓷器商向警方报案称遭20多人殴打致伤,大批瓷器被砸。但事件双方各持说法,颇似一场闹剧(详见本报4月27日相关报道)。昨日,又一批瓷器展销商开进厦门,闹剧是否会重演?

  到底是不是景德镇瓷器

  昨日上午,湖滨北路某大厦门前100多米长的人行道上,卸满了用稻草包扎的瓷器。据瓷商介绍,这是景德镇瓷器,运来厦门展销的,展厅就设在该大厦一楼大堂。此次展销是民间自发组织的,有35家瓷商参加,近万件瓷器。瓷商们信誓旦旦地表示,绝对都是景德镇瓷器,是自己家的小工厂、作坊生产的。

  陪记者前往的一位业内人士表示,这些产品和摆在景德镇街头的基本类似。景德镇瓷业目前的状况是,原有的10家国有瓷厂已呈倒闭状态,但私人小工厂、小作坊却空前繁荣,全市约有四、五千家。水平下滑,竞争也激烈,本地市场有限,于是很多人开始向外拓展市场,形成了一股专门在全国各地跑展销的队伍,私人小工厂本身出来跑的少,专门商贩居多。

  对于是否会贩卖其他地方瓷器来冒充景德镇的产品,瓷商们表示,景德镇瓷器多如牛毛,不愁生产不出,只愁卖不出去。业内人士认为,景德镇的艺术陈设瓷,目前仅在精品瓷、真正的名家瓷方面还有一定优势,而这些民间性质的各地展销瓷,并不具备多少品牌价值。

  展销价格有水分

  这个展销商团刚在西安展销过,然后马不停蹄地奔赴厦门。据他们说生意时好时坏,但他们透露,60%左右的展销还是赚钱的。东北和内蒙古生意比较好,南方则较差。因为东北等地路途远,运输不便,展销团去得少,所以市场空间较大。南方瓷业自古就比较发达,广东、福建、湖南、浙江都有自己的特色瓷,所以市场空间小。

  对于展销的价格,一名看似领头的瓷商笑着说,肯定是有水分的,大概六折吧。而业内人士指出六折依然是有水分。该瓷商辩解道,还要摊入运输费,其中很重要的是运输途中的破损。

  记者当日下午在另一商店门口的一个小型景德镇瓷器展销摊上看到,不少瓷器标价都在2、3千元。其中一个25厘米高的笔筒,画面主要是一只狼狗,标价竟达2700元。老板的解释是,那笔筒的装饰是工笔描绘的,狗毛是一根根画上去的。而在业内人士看来,这纯粹是欺骗外行。那笔筒的装饰拿行话来说是新彩装饰,即釉上装饰,从绘制和烧成工艺上来说,比釉下彩更易操作和烧成。记者还不曾还价,老板就主动把价格降到了600元。

  做生意总有些自己的促销手段

  记者问此次展销团的瓷商是否知道发生在世贸广场的打架事件,自称是组织者的朱姓瓷商表示听说了此事。他坦承,现在做这行的人很多,而且流动性很大,打一枪换个地方,确实有些害群之马,欺诈事件时有发生。那次事件据说是因为租场地合同到期了,而瓷商们觉得没赚到钱,想继续多摆几天,而有些人又不肯多付租金而引发的。

  朱姓瓷商表示,这些行为损害了整个同行的利益,甚至影响到整个景德镇瓷器和商人的声誉。他们这次展销绝对不会发生类似事情。当然,做生意嘛,总有些自己的促销手段。比如,打出最后两天,全场不计成本销售的广告,甚至当众砸碎一些瓷器,叫嚷生意不好做,宁可砸了也不贱卖等来博取同情。至于是不是真的不计成本销售,那还是要靠顾客自己的眼力。某商场门口的一个小型展销摊,过高的标价导致无人问津。刘罡摄(厦门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