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索中国陶企在意大利两会的冷遇

  毫无疑问,无论中国陶瓷企业的发展模式还是发展水平,要想被欧洲同行接受和认同依然为时尚早,这一点我们从刚刚结束的意大利两会上再次得到了证实。然而,反思多年来我们在博罗尼亚和里米尼遭受的冷遇,可以说这未尝不是与我们自身的努力相干。

  还是先看看我们的表现,鹰牌陶瓷一直被认为是中国建筑陶瓷企业亮相博罗尼亚的唯一代表,但凭鹰牌在本次展会上毫无创意、乏善可陈甚至可以说是非常简陋的形象展示,恐怕没有哪一个在场的中国同胞愿意承认它世界最大陶瓷生产国形象代表的地位。除少数参展的企业外,大多数企业均以参加旅行团的形式到展会作短暂参观,加上旅行团或机构没有配备任何翻译力量,致使参观学习只能是走马观花、青蜓点水,很难向国外先进企业作深度学习。除了会展组织者对中国企业有排挤之传统外,其实只要语言上能沟通,大多数的参展企业以及经销商和采购商还是很愿意与中国作交流。相反是中国企业囿于既定的思维和语言障碍,失去了沟通的热情或胆识,一些人已经甚至养成了这样的习惯:即参加意大利陶瓷展就是来搞拿来主义,抄袭一点外观和工艺设计创意。

  其实,在笔者看来,中国陶瓷企业今天依然被意大利陶瓷展边缘化,很大程度上源于自己因长期受压抑而产生的自卑情结。因为自卑,使我们的企业既缺乏展示的心机也没有了交流的自信,甚至连我们的协会组织以及专家教授、研发人员也只能成为盛会的匆匆游客。因此,对中国陶瓷产业来说,要追赶世界水平,其中有一课就是要学会参加、用心参加意大利陶瓷展,充分利用好这个交流学习的大舞台。当前、未来市场特别希望协会或媒体方面能组织专业的高层次的参展团前往意大利参观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