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窑瓷端庄雅致、晶莹温润,官窑瓷古朴凝炼、器型优美,钧窑瓷多彩多姿、变幻无穷。最难得的是在数十件定窑瓷器中,除温润淡雅的白釉瓷器外,还有传世极少、十分罕见的“紫定”(酱釉瓷器)、“黑定”(黑釉瓷器)。
4月18日起在武汉博物馆展出的《中国北方汝、官、定、钧名窑精品瓷器展》,再现了我国制瓷业的巅峰时期———宋代高超的工艺水平,令江城观众为之倾倒。
这些展品均由河南鹤煤古典艺术博物馆馆长张秦森提供,是其祖孙四代的珍藏。该展览系这批家宝首次公开异地展出。面对热情的观众,原籍开封的张秦森激动
地讲述了自己的收藏故事。
张秦森的曾祖父善鉴金石,加上家居古都开封,得地理之便,收藏渐丰。祖父张兴经商,迁居焦作,常来往于郑州、洛阳之间,对收藏品非精不取,传至父亲张鼎时,已是精品五车。张鼎一生不嗜烟酒,酷爱武术和收藏。
“文革”期间,张家收藏的部分古书在“破四旧”中被毁,幸好瓷器和其它易土埋保存的藏品深埋于地下,方得保全。张秦森当时也受牵连、挨批斗,甚至沦落街头讨饭,酸甜苦辣的滋味一言难尽。但他牢记父亲临终前的嘱托:“无论再艰难,也不准变卖家中藏品,更不许卖给外国人。等到国泰民安太平盛世之时,将藏品办馆布展,光耀民族,激励国人。”
张秦森遵从父亲的遗愿,耐心等待,终于盼来了改革开放的春风。他因从小耳濡目染,也对古董文物情有独钟,家藏历史、文物类书籍数千册,每日捧读乐此不疲。为了精通文物鉴定知识,结合家传秘诀,他还跑遍全国各大窑址,收集窑片,访问窑工。
为了给国内广大文物研究者、收藏爱好者提供观摩和学习的机会,张秦森修复整理了家传珍品,并出任河南鹤煤古典艺术博物馆馆长,将这批珍贵的藏品向社会公众展出,终于圆了父亲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