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陶瓷网专稿 自从“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有害物质限量”10项国家标准强制执行以来,整个建陶市场上仿佛一夜之间便布满了“绿色”、“环保”的标牌,掀起了一股迅猛强劲的“绿色风暴”。虽然有关专家指出,10项标准是市场准入的一个标准,并非真正的环保标准,所谓“绿色”只是一个误区。但从中也反映出了整个社会对“绿色”概念的普遍关注。陶业市场上必然会在不久的将来刮起一股名符其实的“绿色风暴”。
“绿色”是一个舶来词,源于外国,只限于食品和蔬菜,一般理解为无污染、对人体无害。“环保型”则是能够保护环境或对环境影响极微的产品。“绿色材料”指在原料采取、产品制造、使用或者再循环以及废料处理等环节中对地球负荷最小和利于人类健康的材料。“绿色建材”又称生态建材、环保建材和健康建材,是指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少用天然资源和能源,大量使用工业和城市固态废弃物生产的无毒害、无污染、无放射性,有利于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建筑材料。
自进入经济全球化时代以来,全社会的生产消费观念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逐步由只关注眼前利益向可持续发展的模式跃进。“绿色”,正在成长为新一轮持久的消费趋势,并成为各建陶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绿色营销,势在必行。企业作为人类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必然会对人们的生活及社会环境发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而企业的发展同时也离不开社会基础的支撑。因此,企业发展必须遵循社会发展的要求,与社会发展同向而行,决不能背道相驰。
工业革命以来,迅速扩张的生产制造业在极大地推动社会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生态环境的严重失衡,环境污染严重,并引发了各种新的自然、社会矛盾,如土地沙漠化、温室效应、地球臭氧层的破坏等,这些给人类自身健康、生活质量及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全社会逐渐认识到绿色生产与绿色消费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实现人口、经济、社会、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发展主题。消费者观念开始发生转变,由过去的片面追求商品价格、使用价值向追求绿色、环保消费、追求商品的文化内涵过渡。
绿色营销,势在必然。各企业只有正确处理好企业与消费者、企业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协调好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之间的关系,才能真正得到发展,并快速致胜市场。
绿色营销是指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为实现经济利益、消费者需求和环境利益的统一,企业根据科学性和规范性的原则,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开发及同其他市场主体交换产品价值来满足市场需求的一种管理过程。
同传统的营销相比,绿色营销以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为导向,它更加注重社会效益和社会责任。企业实施绿色营销,往往从产品的设计到材料的选择、包装材料和方式的采用、运输仓储方式的选用,直至产品消费和废弃物的处理等整个过程中都时刻考虑到环境、社会及对消费者的影响,做到节约资源,安全、卫生、无公害,以维护全社会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