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喜迎中国陶瓷顶级盛会

  新华网佛山11月5日电(张颂 王鹰 伦雄良) 会展品牌与区域品牌的强强“联姻”,奏响了中国陶瓷业发展的最强音!昨日下午,在国内乃至亚洲地区影响力最大、权威性最强的中国国际陶瓷工业展览会,在陶瓷产量最大、陶瓷业综合竞争力国内最强的“南国陶都”佛山,隆重举行第17届展览会分会场的 
开幕式。国家有关行业协会的领导及市领导蔡河义、卢汉超、刘耿文、黄维郭、黄振辉、谭钦德等出席了开幕式。 

  本届陶展会为期4日,主会场设在广州,主要展示陶瓷机械以及相关陶瓷原料;分会场则分别设在佛山禅城区的华夏陶瓷博览城和中国陶瓷城,以陶瓷产品的展示为主,汇集了全球100多个知名品牌。展览由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建筑材料行业分会、佛山市政府主办,禅城区政府协办。本届陶展会实现三大突破:第一次在北京、广州之外的第三地举办;第一次将陶瓷产品作为和陶瓷机械装备、原料作为同等重要的内容大张旗鼓地纳入展览;第一次将展会和产业基地有机结合,体现了世界陶瓷会展业的发展趋势。 

  在国际盛会上展示佛山陶瓷品牌 

  市委副书记蔡河义代表市委、市政府致贺词。他指出,当前,为响应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名牌带动战略的重大决策,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佛山陶瓷行业正在加快资源整合,已正式提出佛山陶瓷品牌化工程,制定了高于国家行业标准的佛山陶瓷质量标准和管理体系,一系列推广工作已初见成效。相信本届陶展会的成功举办,必将进一步拓宽众多陶瓷企业的销售渠道,有力地促进佛山陶瓷产业的更大发展,推动佛山陶瓷走向全中国、全世界。 

  据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会长、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理事长杨自鹏介绍,增设分会场,显示了中国陶瓷产业飞速发展、蒸蒸日上的喜人面貌。本届陶展会盛况空前,来自五大洲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家厂商代表济济一堂。 

  舞台、擂台和学习交流的良好平台 

  国际陶瓷盛会展办到家门口,满足了产区企业就近参展的愿望,对佛山企业来说既是表演的舞台,也是较量的擂台,更是学习交流的良好平台。南海恒发瓷质砖厂董事长罗健喜和佛山市尊利陶瓷有限公司总经理廖玉恒,都是首次带队参加中国国际陶瓷工业展览会。他们的企业以往也曾参加过国内其他地区举办的陶瓷展,但那些展览档次不高、影响力有限,因此参展效果都不理想。罗健喜表示,高水平会展办到家门口,产品展示的组织工作容易做;该会展有品牌效应,客流量大,国际化概念强,可以广交朋友,企业的展示效果好;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在高手林立、精品荟萃的情况下,更有利于吸收先进经验、引进先进技术。廖玉恒强调,参加高水平会展,有助于增强品牌意识,提升产品档次。他们都希望佛山能多举办这样高水平的陶瓷会展。 

  为陶瓷产品出口欧洲开辟“绿色通道” 

  昨日,佛山市一批知名陶瓷企业与经销商共签定了37项、总额达26.9亿元的成交合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华夏建陶研发中心与英国陶瓷研究协会签订合作协议,前者成为后者在中国唯一的认证机构。以往中国陶瓷产品要想出口欧洲,必须将样板寄给英国陶瓷研究协会等相关机构进行检测、认证,既费时又费事;今后国内陶瓷产品均可拿到佛山来检测是否达到欧盟标准,合格者可在国内取得认证。该协议的签署,无异于为国内陶瓷产品出口欧洲开辟了“绿色通道”。 

  佛山陶机主会场“抢镜” 

  在佛山分会场,佛山陶瓷唱主角;在广州主会场,“佛山制造”同样十分“抢镜”。佛山不仅是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建筑卫生陶瓷产区,同时还是重要的陶瓷机械装备产区,佛山市的科达、科信达、力泰等陶机巨头和大鸿制釉等釉料巨头均在广州主会场设置展位,倍受国内外客商关注。 

  我国陶瓷机械装备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全线引进,到目前可以全线输出,佛山的陶机企业功不可没。如国内第一台陶瓷磨边机、第一台刮平定厚机、第一条陶瓷抛光线、第一台釉面抛光机、第一台3200吨压砖机、第一台4800吨压砖机和第一条一窑一线配置的抛光线等,均出自佛山陶机企业之手。业内人士认为,乘本届陶展会的东风,佛山乃至中国陶机的出口势头将更加迅猛。(责编/翟秀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