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级“景瓷”现身佛山

  新华网佛山10月28日电(宋百虎) 借“2003中国陶瓷卫浴进出口交易会”和“第17届中国国际陶瓷工业展”在佛山举办之良机,景德镇陶瓷艺人将一批国宝级陶瓷工艺品带到南国陶都,在中国陶瓷城北门与佛山市民见面。  

  景德镇制瓷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早在汉代就开始生产陶瓷 
。薄胎瓷是景德镇瓷器中的名贵艺术品之一。薄胎瓷以“薄”为其特征,所谓“只恐风吹去,又恐日炙消”,形象地道出了它的艺术特色和名贵之处。制作薄胎瓷从配料、拉坯、修坯、上釉到装烧都要有极高的技术要领和严格的工艺要求。修坯是其中艰难精细的一环,老艺人全凭耳听手摸的经验测定厚薄,把2-3毫米的粗坯修刮到蛋壳一样,坏体经高温熔烧不变形,故成为驰名全球的陶瓷珍品。这次在佛山中国陶瓷城北门销售的景瓷工艺品中就有这样一只口径为45厘米的双面彩绘的薄胎碗。   

  陶瓷雕塑也是景瓷重要品种之一。工艺上,景瓷雕塑有圆雕、浮雕、镂雕、捏雕、镶雕、堆雕等几类;色彩上,有粉彩、新彩、描金和各种颜色釉等装饰。景瓷雕塑,各具特色,形象逼真,富丽多姿,具有诱人的艺术魅力。原品藏于故宫博物院的“中华九龙柱”就是景瓷雕塑中的稀世珍宝。这次来佛山中国陶瓷城的景瓷工艺品中就有一件惟妙惟肖的仿制品。据介绍,“中华九龙柱”是采用景德镇特有的原生高岭土,先经过24道除铁工艺制作成质地细嫩洁白的原坯,再经过工艺师4次绘图、5次雕刻、2次煅烧而成,造型简练而富实、构图精细而大气、着色雍容而平和,高贵典雅、工艺精湛。其雕刻一项就需2名工艺师连续工作200多个工作日,稍有不慎就可能前功尽弃;而其厚薄不均的造型,在1300摄氏度的高温烧成时不发生变形更是难能可贵。因此,制造一件完美无缺的“中华九龙柱”实属不易,她也成为国内外收藏家的追逐对象。(责编/翟秀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