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企增强国际竞争力的十大着力点

    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是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不断获取利益的能力。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意味着中国经济将以更快的速度,在更深的程度上与世界经济融为一体。就企业而言,加入世贸组织后,不再有国内竞争和国外竞争之分,我们的竞争对手日益增多,国际竞争环境更加激烈,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只有以增强国际竞争力为核心来加快改革和发展。因此,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应该是企业经营的共识。影响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因素有很多,体现在许多方面,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主要应着力于以下十个方面进行。

  一、着力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竞争力

  产品竞争力是获取市场份额的最有力的手段,也是评价和衡量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最主要的标志。随着市场花色品种不断丰富,品种竞争日趋激烈,市场的需要就是企业的需要。企业只有通过科技进步,采取积极措施,面向市场调整产品结构,在新产品开发方面走在同行业的前面,着力开发那些具有一定优势、市场适应能力强、潜力大的高新技术产品,促进产品的更新换代,扩大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知名度和占有率,才能不断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应变力和竞争力。

  二、着力推进技术进步,提升技术竞争力

  企业的技术水平和所掌握的关键技术是企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尤其是独有的、核心关键的技术是企业高速发展的强大“引擎”,同时,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直接体现,一个企业缺乏技术创新能力和开发能力就不会有持续的市场竞争力和发展后劲。国内企业山于低水平重复建设等多方面的原因,技术装备比较落后,创新能力薄弱。要形成和提高自己的国际竞争力,必须要立足国内,面向市场需求,瞄准国内外先进的技术和装备,积极引进、消化和吸收,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加快技术改造步伐,努力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同时,努力提高企业的自主开发能力,广泛开展产学研结合,强化技术进步和创新体系建设,对现有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攻关、开发、改造,使之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三、着力构建核心制度、改善机制竞争力

  企业竞争力的形成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企业竞争力的提升要靠一个有效的机制构建切合实际的动态创新的企业管理制度来提升国际竞争山的保障,一个科学有效的机制可以保证企业在不断变化的条件下灵活地适应市场,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同时,好的制度和机制本身就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必须切实加强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和创新,在企业产权制度、组织制度,管理制度等领域不断进行探索和变革,推行以多元投资为特征的企业产权制度,以法人治理结构为特征的企业组织制度,以公开招聘、竞争上岗、优化组合为特征的人事用工制度,以按劳分配、按劳分配、按资本分配以及企业经济效益和工作质量挂钩的分配制度,真正转换经营机制,提高机制竞争力。

  四、着力开发人力资源,形成人力竞争力

  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必须依赖高素质的人。人才是企业的核心战略资源,它是决定企业经营成败的关键。企业未来的竞争能力和活力如何,取决于其在人力资源方面拥有的优势。企业竞争力的后劲来源于人力资源的开发,保持企业持续的竞争力,必须重视研究和开发人力资源。中国加入WT0后,人力资源开发程度在增强企业活力、提高企业竞争力方面的重要性愈来愈明显。企业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获得生存和发展,必须通过全面实施人才开发战略,用市场化的机制和富有凝聚力的企业文化汇集企业发展所必需的人才。坚持引进与开发相结合,深造和短训相结合,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用人原则,使核心人才不仅能引得进,还能留得下、靠得住、干得好。

  五、着力强化企业管理,增强管理竞争力 

  管理出效率。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离不开严格科学的管理,必须要提高管理竞争力。管理竞争力土要体现为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和企业资源与能力的增长性,反映企业创新、企业经营和企业形象等方面的管理实力。国内企业必须始终致力于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切实改进和加强质量、成本、营销、环保、安全等方面的管理,使企业的各项管理工作走上科学化、系统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真正具备一流的管理水平。同时加快企业管理现代化和信息化建设,注重引进科学方法,要让全体员工都能真正理解现代管理的内涵,还要善于向管理经验丰富的跨国公司学习管理理念,做好培训工作。

  六、着力调整营销策略,加强营销竞争力

  营销是通过产品在企业和顾客之间建立起桥梁和纽带,并保持双方良性互动的一系列活动。企业营销的成功与否,影响着企业竞争力的强弱。国内企业要努力学习国外企业先进的营销方式,运用科学的营销手段,在国际市场的布局与开拓、国际营销组织网络的建设、技术与销售服务体系的设立等方面下功夫。加强营销队伍建设,使营销队伍成为一支集销售、宣传、信息、服务于一体的精干队伍,成为架设企业与市场的重要桥梁。

  七、着力进行品牌运营,强化品牌竞争力

  品牌是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市场竞争力的强大基础。企业的管理水平,产品的科技含量,企业的营销水平,产品质量,职工素质等都体现在品牌之中,谁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培育品牌,保护品牌,延伸品牌,谁就掌握了市场竞争的主动权,就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国内企业要有名牌的功夫,要有创名牌的胆略,要有名牌的气魄,通过科技创牌、质量立牌、服务保牌、广告树牌等途径全面实施名牌战略,提高市场竞争力。

  八、着力提供完善服务,创造服务竞争力

  在信息技术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许多产品已从产品本身的竞争延伸到服务的竞争,如果能给用户提供快捷、准确、完善的售后服务,往往成为企业制胜的法宝,如果一个企业没有一个完善的服务体系作支撑,即使利润再高,也只是短期行为。可以说,完善的服务体系是厂商给销售商的“定心丸”,更是给消费者的一个满意的答复。特别是中国加入wT0后,国内市场国际化、国际市场国内化,面对产品术日趋同质化,消费趋于理性的今天,服务对于企业塑造核心竞争优势的拉动作日益突出。适应市场形势的发展,不断深化服务内涵,提高服务质量,扩大服务范围,已成为企业提高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因此,国内企业要把为消费者提供完善化的真诚服务放到核心位置,把服务贯穿于调查咨询、产品开发、售前推介、售导购、售后使用服务等全过程,着力提高服务竞争力。

  九、着力调整组织结构,构建组织竞争力

  规模决定着企业的发展程度。提高企业的集团化、组织化、国际化程度,实行集约规模经营,这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有效措施。我们的企业组织化程度低,缺乏凝聚力,在对外时没有一个大的竞争主体,谈判能力弱,易被各个击破。所以,我们要改变分散、重复、小而全的组织状况,以资本为纽带、以品牌为核心,通过多种形式的联合、兼并、重组等途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发展集团化、规模化经营,尽快形成一批核心能力强的人型企业集团。同的还要建立有组织的、统一的、适度垄断的市场,建立行业自律组织。

  十、着力加强文化建设,营造文化竞争力

  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元气”,是企业竞争力的活力、动力之源,其在本质下所反映的则是企业的聚合力。企业要大力加强文化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弘扬“团结、拼搏、务实、奉献”的企业精神,使广大职工的思想境界得到升华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不断得到增强,坚持把“建设一流队伍,培养一流作风,掌握一流技术,实行一流管理,生产一流产品作为企业文化管理的核心,逐步培育一支思想好,作风硬,技术精,懂经营,会管理的职工队伍,为提高市场竞争力积聚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