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佛山市行政区划中,中国陶瓷两大陶瓷重要基地原石湾区、原南海市南庄镇和佛山城区合并成为新的禅城区这一令人振奋的消息公布之后,在佛山陶瓷业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业界人士纷纷指出,新的区划调整有利于佛山陶瓷产区内以往零散产业发展格局向紧密型发展,极大推动了陶瓷企业的资源整合和产业升级。
资源整合做强产业
新的区划调整公布之后,石湾、南庄这两个重要陶瓷生产基地互融为一体,使其一下子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而在区划调整新闻发布会上政府也提出了资源整合做强做大陶瓷产业的发展思路,为佛山陶瓷产业的未来发展带来了新一轮的机遇。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佛山的建筑陶瓷业迅速崛起,成为了全国最大的陶瓷产区,共有陶瓷生产企业350多家,生产线1200多条,其总产值超过200亿元,占全国陶瓷工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陶瓷专业市场总面积近100万平方米,陶瓷市场直接销售面辐射全国,部分产品远销东南亚、欧美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然而多年来,由于产区内资源内耗严重,对佛山陶瓷产业快速健康发展带来了很大制约。
从新的佛山市地图上看到,佛山陶瓷产区内的石湾、南庄、小塘、三水、西樵、乐从等多个陶瓷小产区形成了“一河两岸”的产业发展布局,而更为重要的是,新的区划调整使石湾、南庄两大陶瓷重镇联手为共同做大做强佛山陶瓷产业的目标走到了一起,是佛山陶瓷继陶博会之后再遇发展良机,有利于整体提升佛山陶瓷产业的竞争力。
城市化再促陶瓷物流
近几年来,佛山陶瓷产区作为全国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随着城市化的迅猛发展,土地、环保等因素对陶瓷产业发展空间的制约越来越明显,从陶瓷产品生产性基地向技术研发、物流、信息等基地转变已经成为政府、业界的共识。
新的区划调整,佛山陶瓷产业“一河两岸”的产业发展布局毫无疑问地遭遇着城市化迅猛发展的压力,如何进行陶瓷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的升级已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而近两年来,陶瓷产业自发性的转移和陶博会的召开为佛山陶瓷产业的做大做强指明了产业发展的未来方向——由世界生产基地向世界物流基地迈进。
区划调整给佛山带来新一轮城市化的发展高潮,越来越多的人士关心佛山陶瓷产业在城市化下的生存出路问题。虽然部分人士认为城市化使佛山陶瓷产业转移加快会给产业发展带来重创,然而更多的业界高层和专家却认为前景乐观,一方面自陶博会召开之后,佛山陶瓷的产业地位进一步巩固;另一方面其意义更为重大的是使佛山陶瓷产业由生产性中心向会展物流中心的跃变,中国陶瓷城、华夏陶瓷博览城作为国际陶瓷物流窗口的功能作用已日益显现,国际商客络绎不绝,擦亮了“佛山制造”的招牌,新的一轮城市化发展高潮将给陶瓷产业升级注入强劲动力,而首当其冲的是陶瓷物流将获得长足、快速的发展,陶瓷物流将是佛山陶瓷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由此形成佛山陶瓷产业在世界陶瓷贸易市场中“一吞一吐、一聚一散”的国际性物流辐射地位。
二次腾飞再提速
佛山陶瓷产业经过了多年的发展,产区内已经积累起了强大的技术研发、销售网络、品牌、资金等资源,完成了原始的产业积累,有必要进行产业的二次腾飞,而此次石湾、南庄两个陶瓷重镇合二为一,将为佛山陶瓷产业做大做强铺平道路。
在政府、行业、企业等多方的努力下,2002年的佛山陶博会在整合产业资源、打造区划品牌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佛山陶瓷的知名度得以让世界范围内更多的人所认识,陶博会之后陶企出口贸易的迅猛增长就是一个明证。
业界资深人士指出,陶博会使佛山陶瓷产业实现由生产中心向物流会展、信息、技术研发等中心的成功转变可以说是佛山陶瓷产业基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中心的二次创业腾飞的起跑,而此次新的区划调整,将产区内的两大生产基地石湾、南庄合二而一,则为佛山陶瓷产业的二次腾飞再创新辉煌提速。